- +1
終于等到影院重啟,多部高分電影即將到來?
原創 曾妮 人文清華講壇
編者按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下發通知,疫情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已沉寂半年的電影院在今天迎來復工后的首批觀眾。影院重啟!你最想看哪一部影片?在文末投票留下你的想法吧!
半年時間里,疫情究竟為電影行業帶來怎樣的傷痛?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數據新聞》課程的本科生同學以線下和云端的雙重視角,帶你了解疫情下的電影行業,同時探索機遇,期許未來。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眾多影院紛紛被迫關門,電影市場陷于停擺,它所造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我們該如何看待此次疫情所造成的影響?
線下很空
《中國女排》、《囧媽》、《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急先鋒》、《姜子牙》,早在2019年末,多部重磅影片宣布定檔大年初一,便賺足了關注度,可誰能想到,原以為能夠持續發力甚至趕超歷年的春節檔,被一場疫情生生澆下了一盆冷水。

多部電影紛紛宣布緊急撤檔,三個多月的時間里,舉國上下為防控疫情閉門不出,電影院鮮有人踏足,影院停業、宣發暫停、攝制組停拍,根據歷年春節檔經驗,本次疫情勢必給全國影視行業帶來重大打擊。


企查查注冊數據也同樣反映出這一窘況,原本發展火熱的影視行業注冊企業數大幅下降,除了部分行業政策的阻礙、行業巨頭對生存空間的擠占之外,本次疫情無疑是最大的影響因素。根據《中國電視/網絡劇產業報告2020》數據,截至4月26日,今年全國注銷的影視企業已達8809家。越來越多的企業沒有熬過這個寒冬,從此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根據投融界大數據研究實驗室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文娛行業共發生融資40起,影視行業僅7起,且金額較小,資本的缺乏讓市場活力銳減,同樣也造成了影視行業的沉寂。
云端很擠
線下影城經營狀況不容樂觀,作為替代品的線上部分卻發展得如火如荼。云合數據顯示,自《囧媽》與字節跳動簽訂協議開創首次院線轉網起, 2020開年至今共有200多部網絡電影在各大平臺登陸,春節期間播放總量達到8.53億次,與2019年相比翻了一番。

而賀歲檔影片《囧媽》,在短視頻平臺免費播出后,影響力更大,上線3天播放量超過6億,總觀看人次1.8億。研究報告顯示,疫情期間,在線視頻行業用戶規模較平日上漲17.4%,日人均使用時長超過1.5小時。
根據愛奇藝、優酷等影視平臺發布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多部影片線上票房金額破千萬,表現亮眼。

數據來源:愛奇藝、優酷官方發布
除此之外,電影行業自身所尋求的新的解決辦法,也讓云端日益熱鬧起來。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5月6日在線上揭曉獲獎名單,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與官方網絡展映平臺愛奇藝聯合主辦春季在線影展,于5月1日至5日在線上舉行。種種全新嘗試,都為云端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來可期
5月8日,根據國務院指導意見,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影劇院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一條“電影院要開門了”的詞條沖上微博熱搜榜,截至5月9日,已獲得5.9億閱讀,9.3萬討論,足以說明民眾對影院的思念和期待。


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雖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卻也可以成為一大機遇,好電影不怕等,隨著近年來電影行業的發展,觀眾越來越為優質的頭部內容吸引。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9分以上電影票房占比逐年走高,現在的觀眾能夠識別并為好電影買賬。
根據2003年非典的經驗,前兩季度的作品積壓以及觀眾觀影意愿的增強,在第三季度極有可能出現多部高分票房電影。

疫情更像一個大的機遇,誰能生產出高質量的作品來抓住它,誰就能脫穎而出。而在損失兩個季度時間的情況下,競爭顯得更為激烈,口碑和質量不佳的電影會更容易被市場淘汰,但這對整個行業來說,不可不謂一次倒逼改革和調整結構的良機。
總體而言,即使當前影視行業因為疫情影響而受挫,但也應該對未來保持信心,努力改革提高,積極迎接挑戰,相信我們定能共度難關。
本文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數據新聞》課程優秀學生作業。《數據新聞》課程既講理論方法,又重案例實踐,著重關注數據在新聞中扮演的角色,認識新技術和新思維下的新聞變革。授課老師引導同學們打開腦洞,挖掘選題,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優質內容,從思維到方法再到能力,上課的同學均表示成就感滿滿~~
作者 | 曾妮
課程 | 《數據新聞》
指導老師 | 彭蘭教授
原標題:《終于等到影院重啟!你最想看哪一部影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