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鄭云龍、劉令飛百余演員同臺,國內音樂劇開啟“抱團”模式
自綜藝“聲入人心”使音樂劇成功“破圈”,國內的音樂劇市場持續升溫,然而,突如起來的疫情,卻使行業陷入了演出停擺的境地,很多公司陷入生存困境。但也因為疫情,中國的音樂劇行業第一次嘗試牽手,開啟 “抱團”模式。

簽約儀式 海笑文化 涵金文化 合翮文化 開心麻花
7月16日,國內11家音樂劇出品公司齊刷刷出現在了上音歌劇院,共同簽署了一個戰略合作簽約函。合翮文化、涵金文化、海笑文化、開心麻花、魅鯨文化、繆時客、染空間、徐俊戲劇、星在文化、一臺好戲、致敬文化,這些國內出品制作音樂劇的民營中堅主力,將同時成為第一批入駐“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的出品公司。
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是2019年底在上海崇明成立的,由崇明區政府攜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對標國際最高水平,以開發音樂劇全產業鏈為目標而發起的項目。此次也是基地旗下的“音樂劇出品公司連線”首次簽約儀式。11家公司入駐的同時,一場“明天會更好”2020華語音樂劇大賞也正式發布。據悉,首屆華語音樂劇大賞將于8月2日在上音歌劇院舉行,12家國內音樂劇出品制作機構、19個音樂劇劇組共同參加,齊聚包括鄭云龍、劉令飛等在內的百余名中國專業音樂劇演員,共同呈現一場中國音樂劇行業難得的“頂流盛宴”。
這場演出將采取線上直播+線下匯演的方式進行,開票時間定于7月23日在大麥、優酷平臺線上開售。

授牌儀式
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推動出品公司“抱團”,破解行業痛點
此次中國音樂劇行業的民營中堅力量得以首次牽手抱團,努力實現共贏,背后的首要推動者,就是去年剛剛成立的“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
對于這個“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何以落戶崇明,未來又將做些什么,音樂劇產業基地的張永華主任在這場簽約發布會上做了介紹,他表示,基地籌建的背景是上海如今已逐漸成為中國音樂劇演出市場中運營體量最大、市場活力最強的城市,而崇明則正面臨世界級生態島的開發和建設的機遇。

音樂劇產業基地 出品公司合影
綜合考察全世界,很多成功先例和經驗都值得借鑒,諸如加拿大著名的班夫文創基地,就是距離市中心較遠、生態森林中的文創基地;韓國的大邱也不是工業化城市,但是通過音樂劇節,成為亞洲著名的音樂劇產業城市。在中國音樂劇產業的發展上,崇明具有區位優勢和成本優勢,也是適合主創封閉式創作、演員專心排練的適宜之處。

音樂劇產業基地主任 張永華
張永華表示,因為疫情,基地的籌建也一度被迫中斷,也讓我們開始思考,中國音樂劇未來之路該如何走。為此,基地和眾多音樂劇出品公司反復交流,梳理了行業產業的幾大痛點,發現大家普遍面臨資金短缺融資難,舞美倉儲成本高,作品孵化欠渠道,裝臺拆臺效率低,增加場次難周轉等難題。
為此,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未來將通過引入舞美工廠,建立原創音樂劇孵化器,創建音樂劇產業培訓基地,并將逐步推進音樂劇高端論壇、中外劇目交易會、華語音樂劇大賞等,以此完善音樂劇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為破解行業痛點提供解決方案。
首屆華語音樂劇大賞星光熠熠,19部原創作品百余名演員齊聚
“明天會更好——2020華語音樂劇大賞”是在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指導下,由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主辦、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專業共同合作的一次音樂劇行業盛事。這也是“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成立后的一次重要登場,主辦方表示,希望這個活動今后能對標成為中國音樂劇行業的“托尼獎”,未來打造成一個重要品牌。
今年的“大賞”可謂星光熠熠,包括鄭云龍、劉令飛等在內的百余名音樂劇明星都將悉數登場,19部國內原創音樂劇片段將聯袂展演,包括《白夜行》、《貝多芬》、《白蛇驚變》、《火焰》、《蘭波》、《戀愛吧!人類》、《近乎正常》、《馬不停蹄的憂傷》、《如果》、《澀女郎》、《帥小伙的蔬果店》、《我,堂吉訶德》、《危險游戲》、《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信》、《搖滾年代》、《猶太人在上海》、《趙氏孤兒》、《醉后贏家》等,其中甚至包括一些還未首演的作品。
首批入駐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并參與此次大賞的上海徐俊戲劇藝術中心將帶來《猶太人在上海》、《白蛇驚變》等三部原創音樂劇的片段,其中還在創作階段的《趙氏孤兒》更是首次公開亮相。他表示,“音樂劇出品公司連線”包括產業基地的成立都是一件很有情懷的事,他們非常樂意參與到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活動中。

藝術總監 安棟
本次大賞的藝術總監,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負責人,作曲家安棟教授表示,這么多民營劇團制作了這些劇目已經彰顯了他們的成功,這次的陣容之龐大也是難得一見,甚至連耳麥都多達創紀錄的100多個,希望這場演出能夠讓觀眾一睹華語音樂劇的精彩。

演員 覃子瑄(左) 丁臻瀅(中) 孫豆爾(右)
據悉,此次大賞演出的線下售票將嚴格執行30%上座率限制,同時也將開通線上直播通道,讓眾多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感受華語音樂劇的魅力。主辦方表示,舉辦“大賞”的第一初衷,就是希望提振行業士氣勢,大家聯合起來,群策群力,抱團取暖,盡快讓這個行業復蘇起來。與此同時,也是對拓展演出線上線下同步的商業模式做出的一次全新探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