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讀丨女孩!對身邊的危險,你別一無所知
兩起針對女性的案件,讓我氣悶,再一次敲響了女性自我保護的警鐘。
第一起,深圳一名女網友在某自助餐廳吃飯時,被同行男子在自己的水杯內“下藥”,好在店員發現后及時將杯子收走,并好心提醒她。“下藥”男子趙某溪承認,藥是從美國購買的,是一種“女性用緩解性冷淡藥物”。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原來,男性給女性“下藥”意圖不軌,這種影視劇、小說里的橋段,可能離我們并不遠。
第二起,是成都14歲女孩祝小小(化名)墜樓身亡。她身前曾遭遇40多歲的商人邱某強奸,并導致懷孕。家屬從聊天記錄中發現,邱某之前通過“附近的人”加了祝小小的QQ,先是誘騙其拍下身體私處照片,再以此威脅強制發生關系。目前邱某已經被批捕。
“女性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這話值得反復說,特別是針對身邊的人和“附近的人”。
就第一起案件來說,盡管男子下藥的不軌企圖未遂,但整個過程仍然令人細思恐極。受害女孩也表示,一個多星期過去了,還是非常害怕,“整夜整夜失眠”。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復盤整個事件,假如當時沒人看到趙某溪“下藥”;或者即使有人看到他往杯子里倒粉末,但沒有多想;又或者有人看到、也感到趙某溪行為可疑,但出于“事不關己”的心態,不加理會……
萬幸的是,這家餐廳的店員既熱心又機智,先以續杯為由收走水杯,保留了證據,再私下告知女孩,并暗中保護女孩離開。有人說,這是一場“教科書式的施救”。然而,面對不法侵害的危險,我們不能指望“教科書式的施救”次次出現。
今年3月,韓國“N號房”事件的曝光曾經引起輿論嘩然。由此,國內的類似網站、社交群開始引起關注。女性安全科普賬號“女孩別怕”曾調查過一個討論“迷奸”的群,這個群里每天刷屏的消息超過1000條。有人會在群里直播自己迷奸女孩的過程,發女孩的照片、露骨的性愛視頻。這些視頻里的女孩大多失去意識,在賓館房間里任人擺布。難以想象,假如趙某溪“下藥”得逞的話,那個深圳女孩是不是也會像這些女孩一樣任人擺布。
2019年,公安部的新聞發布會專門提到打擊迷奸犯罪,稱:“迷奸藥的下游買家一般會選擇親朋好友、同事熟人這一類人作為侵害對象,積累經驗以后再擴大到其他的女性。”所以說,投藥者很可能會選擇從身邊的親友開始“練手”,這就細思恐極了。
在過去,提到女性被性侵、被猥褻等事件,總有人質疑受害女性衣著暴露、化妝過濃、回家太晚等等。但,這是一種錯覺,實際上,侵害者更喜歡那些缺少警惕性、看起來更好控制的女性,因為這些女孩一般膽子小,即使發現也不敢說出來。
這些施暴者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害者的熟人,并且擁有體面的工作和較高的社會地位,在外人看來,甚至彬彬有禮,受人尊敬,比如“下藥案”里身為歸國留學生、研究生的趙某某,比如“祝小小案”里的成都的商人邱某。
因此,保護女性的第一步,就是如實告訴她們,“迷奸”“誘奸”這類惡性犯罪并不是遙遠的傳說。在侵害來臨之前,預先告訴她們如何防范,如何自我保護,特別是針對未成年女孩的相關性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不能落后網絡時代的發展。此外,對這次被抓了現行的“下藥案”,需要司法機關及時調查、懲戒,甚至樹立成標桿型案件,做到“審判一個人挽救一大片”。
女孩!對身邊的危險,你別一無所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