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次的離別》“定檔”:讓我們一起重逢

7月13日,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官宣“定檔”,稱將在全國電影院復業的第一天上映。正如影片海報上的那句,“久別盼重逢”,所有人都在期待影院復工的那一天,也期待著這部講述新疆孩童成長與鄉愁的治愈影片。
作為《第一次的離別》出品人之一的吳飛躍發文稱:“這個決定艱難但無比堅定。影院復工后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需要新片放映,而《第一次的離別》愿意為中國電影也的復蘇貢獻一份力量”。

這番話說出了無數電影人內心的期盼,也讓這部電影又有了一層特殊的意義。
電影《第一次的離別》由王麗娜導演執導,秦曉宇監制,汪涵擔任總策劃。以新疆男孩艾薩的生活為線索,講述他和青梅竹馬的好友凱麗之間動人的童年故事,以及他對母親那份感人至深的子愛之情。雖然是一部小眾題材的電影,但《第一次的離別》輕松斬獲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兒童單元最佳影片、東京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

電影中的主角艾薩生活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面對年邁的父親,神志不清的媽媽,以及和自己一樣還在讀書的哥哥,艾薩表現出了異于同齡人的懂事。小小的艾薩在家、學校、農田之間來回奔波,但平淡的生活總有一次又一次的離別。
隨著電影的鏡頭,觀眾仿佛也來到了這座地處新疆的普通村莊,跟著男孩艾薩開啟了難忘的成長之旅。影片 圍繞“愛”與“離別”展開故事情節,用真實的生活質感,細膩的情感內核、詩意的視聽感受打動觀眾,為觀眾揭示了不同于都市生活的“悲歡離合”。

影片中呈現給了觀眾極具美感的新疆風貌、淳樸的民風及孩子之間純真的感情,整部影片沒有煽情也沒有催淚,甚至連表演的痕跡都沒有,以一種舉重若輕方式,將一個關于離別和成長的故事娓娓道來。
《第一次的離別》也是青年導演王麗娜的電影處女座,她稱自己的這部作品是理想主義的踐行。王麗娜表示,自己曾花了半年的時間挑選人物,了解他們的生活故事,最終才選用了電影中的兩個孩子。為了影片真實性,片中的兩位演員在電影中沿用了本名,甚至連影片中的父母也由他們生活中的父母出演。在導演王麗娜的眼中,藝術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這也是電影最真實的力量。

據報道,影片在籌備期時還沒有劇本,整個的故事大綱都及基于王麗娜之前在新疆沙雅拍攝的紀錄片。但就是這樣大膽的創作方式反而成就了這部難得一見的維語電影——純維語的對白,真情實感的流露,質樸無華的表達,將孩子的童真童趣表達的淋漓盡致,保證了影片最好的藝術品質,引發了廣大觀眾的情感共鳴。
離別時人生中最沉重的命題,但也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用顧城的話說,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時代,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可只有經歷了離別的磨難,在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中成長治愈,我們才能明白生活的美好。
電影《第一次的離別》純凈而溫暖,但正如離別的意義是為了期盼下次的相逢,讓我們一起期待能早日在影院“久別重逢”,開啟這段溫馨的治愈之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