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傳薪計劃已支持140名英雄子女,包括抗疫烈士李文亮家庭
“傳薪計劃”公益項目(曾用名“抱薪者子女教育陪伴”公益項目)日前確定第10批支持對象,與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抗疫烈士李文亮等9個英雄家庭達成協議,撥付第10批、15筆2020年度教育支持資金共計149,200元。
“傳薪計劃”公益項目由澎湃新聞、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原深圳市恒暉兒童公益基金會)和上海沿海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18日聯合發起,旨在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英雄的子女提供長期的教育支持和陪伴關懷。
截至7月3日,“傳薪計劃”已支持90個英雄家庭的140名子女,總計撥付教育支持資金1,314,000元。同時,項目執行團隊另收到申請資料9份,有關資助審核程序正在推進中。
第10批支持的9位犧牲在抗疫一線的英雄是(排名不分先后):
李文亮,男,1985年10月生,生前系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李文亮不顧個人被感染的風險,堅守一線崗位,2020年1月6日在收治一名患者時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李文亮在住院治療期間表示,康復后要再投入抗擊疫情戰斗中,表現出醫者仁心、不懼危險、救死扶傷的優秀品質,2月7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去世后,李文亮被追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并被評定為烈士。
鐘進杏,男,1988年7月生,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靈峰鎮衛生院副院長。疫情發生后,鐘進杏主動承擔危險系數最大的發熱門診和疑似病例住所消毒殺毒等工作,同時下村入戶排查、追蹤隨訪湖北返鄉人員測量體溫、宣傳、消毒、調配物資,為體溫監測點一線醫護人員送關愛小餐,深入企業指導復工復產。2020年2月28日,鐘進杏在一線日夜奮戰30多天后,勞累過度猝死在衛生院宿舍,因公殉職。
吳光現,男,1971年7月生,生前系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馬樓鎮吳樓村委會主任。從大年初一開始,吳光現每天早出晚歸,入戶宣傳,排查、巡查各卡口防疫工作。村里疫情防控物資緊缺,吳光現帶頭捐款購買口罩、酒精等,積極引導全村取消一切聚集活動,勸導入村過往車輛和行人暫不要入村。2020年2月5日,患有高血壓和心率不齊的吳光現因勞累過度,突發急性心肌梗塞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李磊,男,1977年11月生,生前系河南省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港辦事處社會保障辦公室主任。面對突發疫情,李磊工作在村,吃住在單位,發放宣傳彩頁2000余份,理清全村2個過渡安置區3600余口村民的工作底數,加強出入口人員管控,平均每天為上百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2020年2月5日,李磊在下班回家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3月3日,鄭州市總工會追授李磊“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
陳申,男,1980年12月生,生前系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衛生監督所監督員。正月初一開始,陳申就在滬陜高速泌陽站執勤卡點每天加班到深夜,平均每天檢測往來車輛200多輛,檢測登記人員700多人。2020年2月5日,滬陜高速泌陽站暫時關閉后,他請纓到縣臨時醫學觀察點擔任防控員。2月9日,陳申被發現倒在辦公桌前的地板上,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4月24日,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追授陳申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駱偉榮,男,1986年10月生,生前系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公安分局特警大隊特警隊員。疫情阻擊戰初期,駱偉榮加入惠城區公安分局青年突擊隊,站崗執勤、巡邏防控、卡點防疫,全身心投入各項防控工作。保障學校復學期間,針對學校周邊的巡邏、站崗等工作,駱偉榮也事事在前。2020年5月5日,駱偉榮在執行完任務乘車返回途中突感心臟不適,暈倒在座椅上,后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胡衛鋒,男,1977年7月生,生前系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2020年1月,胡衛鋒在內科病房會診患者時感染新冠病毒,進行了長達四個多月的治療,情況一度好轉。胡衛鋒曾因藥物治療導致面容變黑,病情一直備受公眾的關注和關心。6月2日,胡衛鋒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付修強,男,1982年6月生,生前系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交通運輸局綜合執法大隊職工。2020年1月25日至2月23日,付修強連續在泉林鎮歷山疫情防控檢查站參與防控一線執法檢查,2月23日在檢查站24小時執勤后回家待命。2月24日凌晨,付修強因勞累過度心臟驟停,后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余戀,女,1988年5月生,生前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門診收費員。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以來,余戀一直堅守工作崗位,主要負責門診掛號計價工作,期間為大量發熱患者掛號,在抗擊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2020年2月15日,余戀因病情危重救治無效不幸去世。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為大眾謀福利者,不可使其困頓于荊棘。”“傳薪計劃”公益項目將覆蓋全國所有為抗擊疫情不幸犧牲的醫務工作者、解放軍指戰員、公益組織人員、社區工作者、記者、公安民警、基層干部、志愿者等,重點為犧牲英雄的子女提供長期的教育支持和陪伴關懷。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負責具體實施,沿海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提供資金支持,澎湃新聞提供媒體支持。

除支持成長教育資金外,“傳薪計劃”的公益陪伴活動也在持續完善和逐步實施中。公益陪伴以“薪火寶貝”的需求為根本,在項目范圍內最大程度讓孩子們有所收獲。目前公益陪伴設計方案包括賦能家長、成長檔案、住院醫療保障、朋輩導師、夏令營/冬令營和公益組織實習等6個方面內容。
“傳薪計劃”已于2020年3月18日面向社會開放申請,渠道如下(任選其一):
1、二維碼識別,填寫“傳薪計劃”公益項目信息收集表;

3、電子郵箱:pantao.wang@ihenghui.cn;
4、通過執行機構官方微博“恒暉公益”私信留言。
項目進展將通過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執行機構官方網站(www.ihenghui.cn)、微信公眾號(深圳市恒暉兒童公益基金會)、官方微博(恒暉公益),慈善中國等平臺定期公示,并進行中期及結項審計。
“傳薪計劃”開放歡迎其他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參與支持,同時歡迎社會各界查詢項目進展、監督資金使用等情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