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到底吳昕什么時候才能變成乘風波浪的小姐姐?
原創(chuàng) 伊莎貝拉isabella 藍小姐和黃小姐
前幾天,《乘風破浪的姐姐》備受矚目的第二次公演終于開播了,微博上也是一片熱搜。大家都期待著姐姐們的表現(xiàn),也在反復討論著關(guān)于它的話題。


首先她在臺上亮相、柔光打下來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了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
那個在所有人眼皮下面成長的女孩,那個永遠只有“可愛”、站在舞臺最邊緣的女孩,怎么突然間就開始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隨著歌詞,蒙太奇的大幕在眼前拉開。14年前的“小透明”的跌跌撞撞,如今37歲依然乘風破浪,一路糾結(jié)著、努力著,哭著笑著,唱著跳著,就真的發(fā)出了屬于自己的光。



中國最出名的檔娛樂節(jié)目,臺上一共就站著五個主持人,只有她,常常讓下面的觀眾覺得毫無存在感,可愛,可愛,是一種什么定位啊,不就是陪襯和人云亦云的傻白甜啰。

其實就算在剛剛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初,她對自己的期待也很低。
第一集她就自嘲“只有我這種什么都不會的,才拎了倆箱子就來。”
每次被問到你覺得誰有可能被淘汰?吳昕也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肯定是我。



吳昕的心理狀態(tài)其實有一個明確的、非常重要的分界線,那就是2005年湖南臺的《閃亮新主播》比賽。
這場比賽猶如一個金手指,把一個普通女孩一下子送到了全國最著名的舞臺上接受檢驗。可以說,她擁有了絕對的幸運,同時也擁有了萬中無一的壓力和焦灼。

吳昕總是講到她很驕傲的事,每天放學時爸爸都拿著一瓶酸奶迎接她回家,讓別的同學都羨慕極了。



在《定義》里,主持人易立競把那時候的她形容為“神采飛揚,非常挺拔”。這是她頭二十年的所有的自信與驕傲凝結(jié)出的成績單。


2006年的謝娜也是如日中天,她出了書,和何炅一起演《暗戀桃花源》,發(fā)了專輯《菠蘿菠蘿蜜》,事業(yè)上全面開花。
所以,這是屬于吳昕的幸運,她剛剛踏上社會就遇到了在專業(yè)上最強的一群人。
記得有一期“快本”,請到了《延禧攻略》劇組,其中一個演員當年也參加了《閃亮新主播》,但他遺憾落選,從此和吳昕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這個演員說“當年我和杜海濤之間差了19票,如今我拍了19部電視劇才又重新回到這個舞臺。”
此情此景,讓吳昕感觸頗多,流著淚說“我和海濤的命好好。”


我們看到,在強者如云的“快本”舞臺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無所適從又非常懵懂的女孩,在這里,吳昕開始迎接生活的第一次暴擊。

說實話,在主持業(yè)務(wù)上,吳昕做得其實很好,臺風穩(wěn),其他人拋過來的東西她也能接得住。可是在一檔娛樂節(jié)目里,如果太懂事,太穩(wěn),就注定很吃虧。
初出茅廬的吳昕在一群各有擔當話密如雨的“話癆”里,基本上一句話都插不進去,所以那幾年的她經(jīng)常鏡頭掃也掃不到,一集下來幾乎全無印象。
甚至和她同期進入的杜海濤也很快就找到了位置,出丑、耍寶、受虐、搞笑。綜藝節(jié)目最愛諧星,杜海濤的話也不多,可人氣就是節(jié)節(jié)攀升,只有吳昕一直那么不尷不尬著。

網(wǎng)友罵她占著位置卻不作為,她自己也著急,“一百條評論里如果有一個是夸我的,就像撿了錢一樣”,“當時就不想干了,想辭職回來考研究生”。



沈凌不理解她的自卑,對她說“你怎么能叫失敗呢?你的節(jié)目那么牛。”可吳昕卻說:“其實我連節(jié)目宣傳都不好意思發(fā),我覺得我沒有表現(xiàn)什么。”
吳昕像極了我們身邊那些普通中略有點優(yōu)秀的女孩,沒有天賦異稟,可也資質(zhì)不差,人生本應(yīng)該四平八穩(wěn)妥當順遂;
可命運來個大轉(zhuǎn)折,一不小心讓她站到最矚目的舞臺,本來的“普通中帶有一點優(yōu)秀”徹底泯滅,變成“一堆優(yōu)秀中的普遍”,她原本的優(yōu)秀也顯不出來了,倒是一年比一年更不自信。
某一年的跨年晚會,因為時長的關(guān)系,十個主持人里就唯獨砍掉了她的節(jié)目,和她一起排練的48個女孩也沒能表演,連夜就回了家。這個事情把她殘余不多的自信掃蕩而光,一直到2019年,吳昕也始終沒有走過這個坎。

吳昕說:五分,或者零分。

吳昕曾經(jīng)用很多詞來描述自己最低谷時的狀態(tài),”又胖又丑,沒狀態(tài),接不上話,滿臉青春痘,化妝遮粉底都要遮一個多小時。“


就像彈簧一樣,壓到最底部往往就是反彈的開始。吳昕在最沒有自信的那一刻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開始了內(nèi)省與反思,重新拾起勇氣,踏上了從“小透明”變成“姐姐”的第一步。

做一個永不離場的“小透明”,其實需要超乎想象的韌性,堅韌之后,就會迎來破繭成蝶。
吳昕把這個過程形容為“提著一口氣”。


吳昕表面弱,骨子里卻非常強,那是一種任你怎么嘲諷和否定也要硬著頭皮上的韌勁兒,而這種韌勁兒,大概是小透明破繭成蝶的唯一途徑。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里,都說藍盈瑩狼性、吳昕佛性,其實這都是表面,吳昕也說過和藍盈瑩一模一樣的狠話:

用她的話來說:如果要死磕一件事,我一定能磕下來。


韓庚打趣“昕昕騎馬時,嚇得臉都比馬臉還長”,但那又怎樣,還不是完成了,甚至都拿過第一。


至于她怎么做到這么有韌勁兒的,何炅曾經(jīng)透露過一個小細節(jié)。
何炅曾經(jīng)說過,“快本”14年來,吳昕是唯一一個不會因為身體不舒服而請假的人,“以前生理期來了她吃一片止疼藥,這幾年要吃四片才行。”

天生屬于易胖體質(zhì),上鏡顯胖,網(wǎng)友說得多了,她就減肥,用的也是最笨的辦法:純餓,餓到在機場暈倒。
所以,這可能就是吳昕的韌性,有點笨、有點拙,回報也很慢,但起碼,從未讓自己給別人造成過麻煩,每一次的任務(wù)和工作都踏踏實實做好。
《乘風破浪的姐姐》里,她的一字馬驚艷眾人,唱歌跳舞,都在暗地里下苦功夫,何炅說吳昕洗臉時都要唱rap,錄《向往的生活》也不忘記躲在角落里練舞,“這事被制片人看見了”。
但在節(jié)目里,她也只是淡淡地說了句“我一定會做好的”,“我要翻盤”。


她不信任捷徑,也早已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否認自己在某些方面確實很弱,愛哭,膽小,喪,總是犯困,不喜歡社交,不喜歡收拾家,沒有過人的才華,也沒有強烈的好勝心。
可即便如此,心里早就抱定了決心,弱也好、沒有存在感也好,但起碼要把手頭的事情做好、做完整,一件件地做,一件件地完成。
這是她在“血雨腥風”里練就的最實在的技能,其實,這何嘗不是人生最寶貴、最有用的技能呢。
這樣的態(tài)度其實就慢慢造就了她的質(zhì)變。

她還是那么“柔”,還是看起來弱弱的,永遠不和人發(fā)生爭執(zhí),喜歡一個人刷手機,也永遠體恤其他人,混亂時想著救場,幫丁當做助理,所有人都表演完了,自己留下當最后一個;


吳昕所接受的教育和她與生俱來的性格讓她成為了一個天生不愛搶別人風頭的女孩,只喜歡默默地做好自己份內(nèi)的事。而現(xiàn)在的她也逐漸找到了一條越來越清晰的路。
在那些沒有太多爭搶的地方,在那些需要她獨當一面的地方,她往往會做得更好。
比如她在《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奇葩說》這樣具有高輸出功能的綜藝節(jié)目里已經(jīng)游刃有余,穩(wěn)得住場,有梗,反應(yīng)超快,也得體,業(yè)務(wù)能力一點也不弱。

未來,她在尋求一個“大點兒”,“到退休的時候,起碼能有一個東西是可以代表我的”,而她考慮出的方向是做一檔獨屬于吳昕的訪談節(jié)目。

而這次缺席是那么令人開心的一次缺席,連何炅都驕傲地宣布“昕昕去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了,我們希望她順利晉級。”

“我不能再回到以前那種狹窄的視野,我來參加這個節(jié)目,我是自信的。”
不是說說而已,姐姐真的做到了。


答案是:雖然是個未知數(shù),但顯然,她成為真 。乘風破浪小姐姐的歷程已經(jīng)有了起點。
因為她的身后,站著無數(shù)普普通通,覺得自己“平凡”和“渺小”的女孩,這些女孩正是《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基本的觀眾,正是因為臺上自信的、勇敢的在人生路上乘風波浪的姐姐活成了她們想要的模樣。
多年來,吳昕的路人緣一直很好,也許因為太多的普通女孩在她身上找到折射,看到吳昕的人生,就仿佛真的在看一場人生真人秀,大家都說這是“吳昕養(yǎng)成記”。

社會競爭如此激烈,我們身邊充斥著很多有才華的人,有人天生美貌,有人出口成章,有人身材無敵,有人智商高企,難道就只有這些的人才能得到命運的垂青么?
不,當然不是。
命運在普普通通、像吳昕一樣的人身上幽微的、曲折的展現(xiàn)著時間的力量——拼勁全力才能乘風破浪。
吳昕這位小姐姐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里最大的價值在于,她讓我們千千萬萬普通的女孩看到了在除了優(yōu)秀之外的更為普遍的道路——
那就是哪怕是一個平凡而渺小的小透明,只要努力堅持下去,終有一天你會親手把自己變成了可以乘風破浪的小姐姐。

正是在吳昕展現(xiàn)了我們普遍人乘風破浪的可能性:始終真誠、始終不放棄、始終堅信,撐住一點,再撐住一點,慢慢地,每個人都活成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如果2006年的吳昕去讀研究生,那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們一定會遺憾,遺憾沒有見證到這場鮮活而勵志的蛻變之旅。
就像在《乘風破浪》二次公演里這首唱哭了我的歌里,吳昕的那段詞——
十四年來一直跌跌撞撞,37歲了依然乘風破浪。
在鏡頭下公開她的成長,努力學會坦然接受大眾目光。
愛笑愛哭就是我的風格,追求想要的勢在必得。
小透明也在默默閃閃發(fā)亮,現(xiàn)在就輕輕地聽她吟唱。
是啊,無論生活再怎么樣泥沙俱下,守住心中哪怕一點點微弱的光,用盡全力去奔向心中的目標,也終能迎來乘風破浪的時刻。
吳昕在舞臺上又颯又美的樣子,她的一字馬,她的篤定和從容,她的凌厲與溫柔,不正像極了每一個努力奮斗在路上的你嗎?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大家加油!


原標題:《扯白||到底吳昕什么時候才能變成乘風波浪的小姐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