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黃梅山體滑坡已搜救出 8 名被困者,其中7人無生命體征
天陰沉,風呼嘯,雨滂沱……
7月 8日晚,在黃梅縣大河鎮(zhèn)袁山村山體滑坡救援現場,應急照明燈亮起,挖掘機的轟鳴聲、救援人員的呼喊聲與雨聲交織,打破了這座小山村昔日的寧靜。
“擔架,快一點!”23 點 35 分,搜救出第 7、8名被困者。“還有最后一名被困者沒找到。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雨夜中,近 200 名救援人員挑燈夜戰(zhàn),祈盼奇跡發(fā)生。

揪心!突發(fā)山體滑坡,9名村民被埋
大河鎮(zhèn)袁山村三面環(huán)山,依山傍水。
7月8日零時至 6 時,黃梅縣普降暴雨,平均雨量達 200毫米以上,大河鎮(zhèn)最大達 353毫米,超歷史極值。

袁山村支部書記袁江旺說,受特大暴雨影響,7 月 8 日凌晨 4 時許,袁山村 3 組突發(fā)山體滑坡,導致 5戶 9名民眾被埋。

一位村民回憶,當天凌晨 4 點鐘左右,她與丈夫被巨響驚醒,不久,聽到窗邊傳來“咚咚”敲擊聲,是村干部通知村民緊急轉移,這時才知道,發(fā)生了山體滑坡。

9 名被困群眾的生命安全,牽動著大家的心。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并作出批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jiān)委主任王立山,市委書記劉雪榮趕赴現場指揮,強調要堅持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要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嚴防類似的事故發(fā)生。
黃梅縣委書記馬艷舟第一時間到大河鎮(zhèn),縣長劉欲曉趕至現場負責。
“當時情況十分緊急,在接到信息后,我們迅即趕赴現場救援。”縣長劉欲曉說, 他 8 日凌晨 4:30 左右就趕赴現場,組織應急、公安、武警、衛(wèi)生、醫(yī)療等力量參與救援,全力搶救被困群眾。
第一時間開展搶救,第一時間開展人員轉移,第一時間在一線成立救援指揮部。
當日上午 8 時許,袁山村其他 40 多名村民已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馳援!四五百人展開大營救
“小心點、小心點。”8 日中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居民樓或已完全坍塌,挖掘機在緊張作業(yè),救援隊員用鐵鍬清理,搜救犬正在廢墟上嗅探生命跡象。
“我們是第一個趕赴現場的專業(yè)救援隊。”武警黃岡支隊黃梅縣中隊長羅勇超說,接到指令后,他們一行 15 名官兵,在 5點多就趕到了現場。當時,路被泥石流阻斷了,他們跑步到現場,由于挖掘機械一時到達不了現場,只好用鐵鍬施工,用手搬開磚頭泥石。
與此同時,消防車、救護車和藍天救援車隊等救援力量緊急趕赴現場。

一時間,匯集了專業(yè)救援隊伍 199人,其中地質災害、應急處理等專家 9人,還有外圍醫(yī)療、電力,通訊等救援人員 200 多 人。
現場搜救任務主要由消防救援指戰(zhàn)員承擔,120多人分五個作業(yè)區(qū)同時展開。
一場與時間賽跑、與死神博弈的戰(zhàn)斗,迅速打響。8 日 15 時 34 分,搜救出第一名被困者,但已無生命體征。
望著小山一樣堆積的山石,人們在焦急地期盼著,期盼著奇跡的發(fā)生。
搜救,不放棄一絲希望
42歲的吳亮珍和丈夫一直守候在救援現場,她的母親、哥嫂及侄女一家均被埋。吳亮珍與丈夫居住在武穴,得知險情發(fā)生后,與丈夫早上六點開車趕回大河鎮(zhèn)。她 說,母親獨自居住在山邊的老房子中,哥嫂一家居住在附近的三層樓房中。
“老奶奶,您再堅持一下,馬上救您出來。”下午 3 時許,救援隊用手清理現場的碎石,聽到從縫隙中傳來老奶奶呻吟聲。在救援隊的努力下,一條生命通道被打通,“慢一點,慢一點”,下午 4 時 30 分許,吳亮珍 80 歲的母親被救出,老人生命體征穩(wěn)定,手部有骨折,被立即送到當地醫(yī)院醫(yī)治。

在現場參與救援的黃岡市消防救援支隊副隊長徐洪波介紹,當天下午 1 時許,救援人員利用生命探測儀探測到坍塌房屋下有被困人員,存在生命體征,通過喊話、敲 打,泥土里傳來微弱的聲響,判定有人。“我們用切割機開展救援,將這個婆婆救了出來,用了近 3個小時。”
徐洪波介紹,救援動作不能太大,如果動作太大可能會造成坍塌,危及老人。“我們只能通過喊、挖,再喊、再挖,這樣開展救援。”17 時 13 分,搜救出第三名被困者;18時,搜救出第四名被困者;18 時 48 分,搜救出第五名被困者;21 時,搜救出第 6 名被困者,其中 5 人無生命體征;23 點 35 分,相繼搜救出第 7和第 8名被困者。

截至 7 月 9 日 3 時記者發(fā)稿時,大河鎮(zhèn)袁山村山體滑坡已搜救出 8 名被困者,其中7人無生命體征。
“還有一名被掩埋村民暫無蹤跡,我們要爭分奪秒,全力救援,不放過一絲希望。”一直堅守在現場指揮救援的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上官福令滿眼通紅,聲音沙啞。
雨夜中,袁家山燈火通明 ,搜救還在繼續(xù),祈盼生命的奇跡。
(原題為:《【連續(xù)報道】生命大營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