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北故宮今展王羲之《大道帖》(傳)、漢《曹全碑》拓本
書法是漢文化圈特有的藝術,長久以來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蔚成體系,也自然應用在日常生活里,了無古今的隔閡。有關中國書法從古到今發展的歷程,始終是大家關心的課題。
澎湃新聞獲悉,今天(7月4日)起,“筆墨見真章——臺北故宮博物院書法導賞”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展出,展覽時間跨度從漢至民國,呈現歷代名家墨跡包括漢《曹全碑》墨拓本軸、傳晉王羲之《大道帖》卷、傳元趙孟頫 《書急就章》冊 、明董其昌 《臨十七帖》卷 、明湯煥 《游西山詩》冊等,從歷代書法發展的歷程出發,揭示其間的歷史脈絡。

秦漢時代是書法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三代以來古文大篆書寫、銘刻分歧的現象,歸于統一,產生標準書體小篆;另方面春秋戰國時代萌芽的新興書體隸書,也在此際從篆書簡省蛻化成熟,發展為漢代通行的書體。由于時代潮流趨向簡便快捷,隸書又持續蛻變分化,遂有草書、行書和楷書的形成。書體遞變原非朝夕立就,因此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后,過渡型書風以及各體參雜的混合書風時而可見,顯示書體蛻變遷延歲月,方能在結構和筆法上建立自己的規律。
隋唐時代是另一個關鍵時期,政治統一帶來南北各地書風會流,筆法發展臻于完備,從此楷書成為歷代通行的書體。入宋以后,為保存前賢書法長遠流傳,刻帖日漸盛行。但是宋人并不以繼承傳統為足,書法取向表現個人情性、得其天趣。
元代繼起,轉而提倡復古,晉唐書法傳統得以延續。然而,不受傳統束縛的意念也活躍起來,至明代浮現縱橫跳脫的氣息。明人書法面貌至為紛雜,行草書尤其活潑自由,適與當時依循傳統法度者形成對比。其間突顯個性自成一格的書家,也走出實現自己的路徑,不為時代潮流所吞沒。
清代以降,三代秦漢古文篆隸陸續出土,堪稱是得天獨厚。在務實的學術風氣影響之下,清人摩挲碑版,從而與刻帖相互為用,書法發展的視野得以串聯古今,終能在篆書、隸書兩方面汲古創新,引領新方向。

此次展出歷代名家墨跡包括漢《曹全碑》墨拓本軸、傳晉王羲之《大道帖》卷、傳元趙孟頫 《書急就章》冊 、明董其昌 《臨十七帖》卷 、明湯煥 《游西山詩》冊等。其中漢《曹全碑》墨拓本全稱〈郃陽令曹全碑〉,篆額佚失不存。曹全,甘肅敦煌人,侍親至孝,任郃陽令時恩澤廣被,同僚頌揚高德,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記其功績于碑石之上。此碑于明代萬歷年間出土。碑文結體勻整,筆勢流暢,逸致翩翩,優雅不失朝氣,遒古秀麗兼備,于沉潛中兼具流暢感,充分顯現成熟的書寫技法,是漢代隸書代表。

傳晉王羲之《大道帖》行草書兩行:“大道久不下,豈先未然耶。”拖尾有趙孟頫(1254-1322)至元丁亥年(1287)跋:“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此帖筆畫腴潤圓柔,第一行“大”字到“下”字,連筆而書,最后一字“耶”的末筆拉長,收筆加粗,成彎弧狀。由于王羲之(303-361)沒有這類書法風格的作品傳世,故多數論者認為可能是米芾(1052-1108)的臨仿之作。


傳元趙孟頫《書急就章》冊舊題為《元趙孟頫書急就章》,有學者指出應為俞和(1307-1382)晚年所書,然細觀冊后的題跋,應是俞和臨本。俞和,字子中,號紫芝生,寓居杭州。據傳少時得趙氏親授,書風相似,人莫能辨。漢晉章草于此作中,從古樸化為婉媚,長橫及捺筆處用波磔,短橫頓收,俞氏則于獨點處用磔法,短橫處提筆出鋒出之,筆姿變化靈活多端。






明代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江蘇華亭人。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謚文敏。善書畫,富收藏,尤精鑒賞。《臨十七帖》本卷未署年款,研究者指出應為《余清齋法帖》匯刻《十七帖》的臨本,時間在萬歷二十四年(1596)之后,可據以理解明代末期《十七帖》流行的時代背景,以及董氏臨古與考據并重的書學態度。





明代湯煥《游西山詩》書寫《秋日宿西山臥佛寺》、《游香山寺》自作詩兩首,書法受元代“雜體書”影響,混雜楷、行、草和章草四體,唯筆法更加自由奔放,獨樹一幟。湯煥(生卒年不詳),字堯文,號鄰初。浙江杭縣人,隆慶四年(1570)舉人。善書法、精篆刻,高士奇(1644-1703)謂其“以書法稱于時,蓋從晉人蹊徑而入者。”



展覽名稱:筆墨見真章—故宮書法導賞
地點:臺北故宮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區 204,206
展期:2020年7月4日至2020年9月20日
(本文圖文資料均來自臺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附:展件清單
漢 《曹全碑墨拓本》軸
傳晉 王羲之 《大道帖》卷
晉 王羲之 《舊榻十七帖》冊
晉 王獻之 《中秋帖》冊
隋 曹植 《碑墨拓本》軸
傳元 趙孟頫 《書急就章》冊
明 文征明 《行草書七言詩》扇面
明 文彭 《行書七言詩》扇面
明 文嘉 《行草七言詩》扇面
明 董其昌 《臨十七帖》卷
明 湯煥 《游西山詩》冊
清 陳澧 《行書》軸
民國 于右任 《草書李儀祉先生全集序》卷
民國 龐國鈞 《行書七言聯》軸
民國 王濟遠 《篆書智者動仁者靜》鏡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