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暹羅拾珠丨泰國版“我無法呼吸”:王權、軍隊與異見者的交鋒
6月4日,一位名為萬查倫的泰國反政府人士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寓所樓下被3名持械歹徒駕駛一輛黑色豐田車劫持。當時,萬查倫正在與朋友通電話。據朋友口述,萬查倫手機被掛掉前所說的最后一句話是“我沒法呼吸了”。此后,他便杳無音訊。而泰國國內卻因此爆發了一場兩種思潮的大交鋒。
2014年,萬查倫因反對軍方發動政變推翻英拉政府,在社交網絡上開設反政府社交賬號抨擊軍政府而被警方傳喚,但他一直未前往警局接受調查。隨后,萬查倫逃離泰國,在老撾、越南等地流亡,最終輾轉至柬埔寨金邊,在做生意的同時,尋求政治避難。2015年,泰國伊薩拉新聞社披露泰安全部門內部文件,顯示萬查倫系29名被判觸犯刑法第112條,即“蔑視君主罪”的政治異見者之一。2018年,泰國軍政府又裁決萬查倫違反《電腦法》。
在柬埔寨避難期間,萬查倫并未停止對泰國軍方的批評。就在被劫持的前一晚,他還在個人臉書賬號上猛烈抨擊泰國總理巴育。沒想到,第二天便遭遇暴力劫持。萬查倫被劫持的消息傳至泰國后,立刻引發熱議。從6月5日開始,“拯救萬查倫”連續成為泰國社交網絡上最熱議話題。
由于近年來在泰國的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等地已經發生多起泰國政治異見者遭劫持失蹤乃至被殺事件,反政府團體立刻將此事與巴育政府聯系在一起,發起對政府的口誅筆伐。一部分激進者甚至抨擊泰國王室,要求取消刑法第112條。于是,繼“拯救萬查倫”之后,“取消112條”也成為泰國最熱話題。與此同時,支持王室和軍政府的媒體、眾多社會知名人士對此展開激烈反擊。這兩股思潮在6月展開激烈交鋒,乃至于整個泰國社會都加入到這場交戰之中,社會撕裂和對立達到新的高潮。
對萬查倫事件的不同解讀
一些反政府人士認為,萬查倫被劫持一事系泰國當權者所為,其目的在于殺雞儆猴。眾所周知,泰國有不少“政治異見者”因觸犯“蔑視君主罪”而逃離泰國,這些人散布在歐美等國以及泰國周邊國家,仍然通過youtube、臉書等渠道抨擊泰國君主制和軍方,并且相互聯系,編織“反王網絡”。他們認為,泰國政府與周邊國家政府一定暗中達成某種秘密協議,由當地政府協助泰國當權者清除政治異見人士。這種“陰謀論”甚囂塵上,令巴育政府成為眾矢之的。
原泰國新未來黨秘書長畢亞卜在個人臉書發帖稱:“這種方式不是出路,這種方式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遠進黨秘書長猜塔瓦則發帖稱:“不應該有誰因為政治觀點不一致遭受劫持而消失。”遠進黨發言人威洛在推特賬戶發帖稱:“沒法呼吸!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別說什么言論自由或者政治觀點相左,即便是呼吸的權利,有時候都可能沒有。”
面對反政府群體的集體指控,泰國政府堅決予以否認。而且,泰國政府并未立刻聯系柬埔寨政府,積極追查萬查倫被劫持后的去向,這種消極反應加劇了反政府人士的憤怒。原泰國新未來黨黨魁塔納通第一時間在自己的臉書賬號上發帖稱,“政府根本沒有要將行兇者繩之以法的努力,沒有還被害者家庭以公平正義的努力,悲劇在不斷發生,然后又悄無聲息……這難道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社會嗎?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孫后代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生活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萬查倫事件涉及到我們所有人!萬查倫事件就是喬治·弗洛伊德事件!”
針對塔納通等人將此事定性為“泰國的弗洛伊德事件”,許多親政府者紛紛予以還擊。1970年代泰國北部學生運動領袖之一、現今泰國社會最為知名的“保王派”政治家瓦隆醫生在自己的臉書賬號發表名為《誰從萬查倫事件中獲益?》的文章。他在文中質疑:這一事件背后有人故意在制造話題,非常明顯,國際非政府組織、國內政治活動家以及議會中的反對黨三方合力造勢。此事明明發生在柬埔寨,但是反對者卻將矛頭指向泰國政府,要求泰國政府負責,事實上此事應由柬埔寨方面開展調查。
他認為,非常滑稽的一點是,在萬查倫被劫持失蹤事件中,造勢者專門為萬查倫加上了一句臺詞“沒法呼吸”,恰好與美國受虐致死的黑人弗洛伊德的話語完全一致。瓦隆醫生表示,萬查倫如果喪命,政府并沒有得到任何好處。相反,塔納通等人則必定會從中獲益。1932年6月24日,“民團”推翻絕對君主制,在這一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塔納通會以萬查倫事件為工具,借此造勢,發動民眾攻擊政府。
獨立學者集迪塔在接受民族電視臺采訪時則表示,那些認為泰國政府設有秘密力量,跨國執行綁架殺人任務的想法是無稽之談,那種做法無異于將泰國凌駕于鄰國主權之上,必定會影響國際關系。而且,在萬查倫事件的版本中,特別強調他的最后一句話是“沒法呼吸”似乎也是為了引導民眾將萬查倫事件與美國弗洛伊德事件相比較而有意為之。他還援引柬埔寨方面有關人士的表態說,萬查倫事件或許本身就是一個假新聞。
6月24日,再度交鋒
6月,對于泰國政治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月份。88年前,由于受到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沖擊,泰國政治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1932年6月24日,由114名中下層軍官和文官組成的“民團”發動政變,推翻因襲已久的絕對君主制,建立“以國王為元首的民主政體”,即君主立憲制。
此后一段時期,以鑾披汶為首的軍人集團逐漸掌控政權,王權一落千丈。在拉瑪九世普密蓬國王長達70年的勵精圖治下,王權在泰國政壇中的地位得以恢復。特別是在軍隊擁戴下,王室重新成為泰國國民的精神支柱。2014年,泰國軍方發動政變,推翻英拉政府,成立以巴育上將為總理的軍政府。2016年,普密蓬國王去世。2019年3月,軍政府在執政5年后舉行全國大選,巴育毫無懸念地連任總理。5月,哇集拉隆功正式加冕為拉瑪十世國王,開啟泰國王權政治新時代。
正當巴育集團試圖通過民主程序實現向政黨政治和民選政府的華麗轉身之時,卻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全球暴發,新一輪經濟危機隨之襲來。盡管在《緊急狀態法》的嚴控之下,泰國抗疫取得了重大勝利,同時也讓巴育政府成功化解了2月份因解散新未來黨事件引發的全國性的學生集會抗議活動所帶來的危機,但疫情也讓泰國面臨經濟衰退的巨大壓力。巴育政府為紓解危機,安撫民心,不得不向銀行借貸上萬億泰銖的巨額貸款。這種被反對派稱為“飲鴆止渴”的做法,無疑會讓近年來經濟發展緩慢的泰國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背上沉重負擔。一些認為國家前途黯淡的泰國民眾,情緒變得尤其敏感與焦慮。
萬查倫事件的發生讓整個泰國社會敏感的神經受到了刺激,加上6月24日這個特殊時間點的臨近,泰國社會的反政府力量決定在這一天讓“民團”還魂。24日清晨5時,泰國全國學生聯盟在民主紀念碑舉行集會,有人身著88年前舊式軍裝,扮演成“民團”領導人披耶帕鳳的模樣,慷慨激昂地宣讀“民團”的第一份宣言。扮演者惟妙惟肖地模仿著披耶帕鳳的聲音,加上他的打扮,讓參加集會的民眾們仿佛回到1932年的那一天,絕對君主制被推翻,君主被請下神壇,與民眾一起,受到憲法的管束。盡管他們表面上紀念“民團”立憲革命的豐功偉績,但是誰都知道,事實上他們是在借古諷今,感慨“君權的復興和民主的倒退”。
當天,泰國陸軍司令阿披叻上將委托副司令納塔鵬上將在陸軍總部主持了兩場法事,分別紀念母旺綠親王上將和披耶席西提頌堪上校。在泰國歷史課本上,1932年改變政體后,1933年曾經爆發過一次復辟戰役,歷史學家命名為“母旺綠叛亂”。母旺綠親王就是發動這場復辟戰役的總指揮,披耶席西提頌堪則是復辟部隊的司令。在泰國普通民眾心目中,這二位是叛軍軍官,扮演著極不光彩的角色。誰也沒有料到,2020年6月24日,泰國陸軍總部親自為他們二人舉行法事,而且陸軍發言人公開宣稱:1932年“民團”的政變是顛覆君主政權的謀反之舉,母旺綠親王和披耶席西提頌堪則是忠君愛國的忠臣。對于歷史的重新定義正在成為軍方與反政府力量之間角逐的焦點。
阿披叻上將的一些做法盡管讓很多人不免錯愕,但是卻符合他一貫的立場與作風。早在2019年大選前夕,阿披叻便帶領陸軍軍官們祭拜拉瑪五世國王雕像,宣誓保衛王室,保衛王國。其后,他屢屢發聲,向塔納通等人發出警告。阿披叻今年9月即將退休,其后可能會步入政壇,從事政治活動。他所將擔任的職務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泰國未來政治的走向。
從萬查倫事件到6.24交鋒,泰國社會原先暗流涌動的兩種思潮對立已經不可避免地公開化。年青一代希望泰國走出一條西方式民主的道路,但精英階層則希望繼續維持現有政治格局。一場更大的交鋒正在醞釀之中。究竟泰國王權能在泰國政治格局中扮演何種角色,需要我們密切跟蹤觀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