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巴西一大學博物館失火,26萬多件館藏大部分或“無可挽回”
巴西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博物館之一——米納斯吉拉斯聯邦大學(UFMG)自然歷史博物館近日失火,火災損失雖尚未確定,但有博物館員工稱,26.5萬余件館藏中的大部分已“無可挽回”。
2018年,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大火,九成藏品付之一炬,而五年前該自然歷史博物館已經被報告了明顯的火災隱患。缺乏資金、管理失當導致悲劇一再上演。
2018年9月2日,位于里約熱內盧的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大火,燒毀博物館中大量藏品。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6月15日上午,位于巴西第三大城市貝洛奧里藏特(Belo Horizonte)的米納斯吉拉斯聯邦大學(UFMG)自然歷史博物館與植物園失火。大火損毀了博物館主樓的三個儲存空間,該主樓存放著大部分未展出的博物館藏品,因此藏品也受到損失。這座博物館由巴西政府出資,連年經費短缺和維護不利是導致失火的原因。



米納斯吉拉斯聯邦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建立于1927年,是巴西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博物館之一,館藏總計26.5萬余件,包含古生物學、考古學、生物學、動物學、巴西民間藝術與珍稀植物學藏品。有博物館員工稱,大部分藏品已“無可挽回”,但失火造成的損失尚未統計出來。所幸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6月29日,博物館史前考古學協調員卡布拉爾(Mariana Cabral)在一封公開信中寫道:“見到藏品被燒毀,讓人沮喪甚至自責,實在難辭其咎,怎么能讓藏品如此付之一炬?”
目前,警方仍在調查失火的具體原因,博物館員工也在繼續清點殘件。根據初步評估,預計已造成包括原始骨骼在內的數千件考古學藏品損失,“這不僅影響了科學工作,也丟失了祖先的歷史信息。”卡布拉爾表示。


博物館館長瑪麗亞那·拉塞爾達(Mariana Lacerda)在回應巴西媒體時說,2013年博物館重排了電線,消防部門上一次檢查時間是2018年10月。一個月前,一個獨立的博物館工作組視察了博物館并指出需要改進之處,如缺乏火險檢查報告和應對火災及突發狀況安全方案。
一份2015年報告顯示,博物館未能通過消防部門檢查,天花板可能坍塌是多項隱患之一。報告指出,一旦發生火災或其他災害,博物館拿不出安全措施的方案。
科斯塔(Antonio Gilberto Costa)曾在2013至2019年期間擔任該博物館館長。科斯塔向巴西媒體表示,在他退休時,有一筆60萬雷亞爾(約合人民幣78萬元)的維修基金,但這筆錢從未使用。他還表示,2019年博物館寫過一份安全措施方案,但方案未被執行。




科斯塔曾向米納斯吉拉斯聯邦大學提出風險警示卻未被重視,他因此指責大學“玩忽職守”。科斯塔說:“多年來,我們盡力爭取資源以提升大學層次。但在這個國家人們何以每天看著悲劇發生卻袖手旁觀?這里發生的災難也將被記入歷史。”
6月23日,巴西博物館學院成員來到火災現場探勘藏品損失情況,并評估下一步措施。未來幾周,學院將拿出協助博物館的方案。
巴西國家博物館也因罔顧火災風險警示而在2018年遭遇一場大火,館長亞歷山大·科爾納(Alexander Kellner)得知米納斯吉拉斯聯邦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火災后,用“一個巨大的驚愕”來形容,這讓他“重現了2018年之痛”,當時巴西國家博物館的火災讓近九成藏品付之一炬。
科爾納還說,為了今后避免災禍,巴西國家博物館在重建中將實施嚴格方案,確保博物館安全性和可持續性。博物館或將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基金會和國外政府展開合作。
(本文編譯自《The Art Newspaper》。)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