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反復后澳印英德多國局部二次封鎖,尋求防疫與經濟再平衡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一些國家在“解封”后又對局部地區實施“二次封鎖”。
許多分析認為,重新實施嚴格的封鎖措施有助于控制局部暴發的疫情,但若進行大規模封鎖,可能對經濟社會帶來較大的影響。“二次封鎖”如何恰當、靈活地實施,各國正在實踐中探索。

澳大利亞是最新一個由于局部疫情反彈而實施“二次封鎖”的國家。據《衛報》和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等媒體報道,澳大利亞墨爾本10個疫情高發地區從7月1日午夜開始實行“居家封鎖令”,“封鎖令”至少將持續到7月29日。
除進行學習工作、采購食物和必需品等四種必要活動之外,“封鎖令”涉及區域的居民必須待在家中?!胺怄i令”實施期間,警察會在這10個地區巡邏,隨機抽查過往車輛,并對違反“封鎖令”的人處以罰款。此外,這10個地區內還增設了新冠病毒檢測點。
墨爾本所在維多利亞州近期疫情反彈較大,截至6月30日,該州的確診病例已經連續14天呈兩位數增長。當地也實施了航班管控措施:今后兩周內,入境澳大利亞的國際航班不得降落在維多利亞州,而要轉飛其他地區。
6月29日,英國的萊斯特市及周邊地區也開始實施為期至少兩周嚴格管控措施,非必要的零售店和學校將關閉,政府還敦促民眾如無必要不要出入萊斯特市。
此外,印度、德國、葡萄牙、以色列等國也在國內部分疫情反彈的地區重新實施了不同程度的“封鎖”措施。在近期疫情迅猛反彈的美國,多州雖然暫未出臺“二次封鎖”措施,但不得不暫停經濟重啟計劃。

是否要進行“二次封鎖”,如何進行、在多大的范圍內進行“二次封鎖”,這些復雜的問題背后是防控疫情反復和保證經濟社會正常運轉之間的平衡關系。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給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多國商界普遍不希望、也認為不會發生大規模的“二次封鎖”。英國《金融時報》6月30日的社評認為,實施全國性封鎖會造成“巨大代價”和“混亂”,因此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如今都必須依靠“緩解措施”、更多實施“局部隔離或封鎖”來控制疫情。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6月25日的報道援引多位商業分析人士的話說,盡管全球部分地區的病例數會反復,但各國不太可能再次實施全面的封鎖。瑞銀(UBS)財富管理部門的哈特穆特·伊塞爾(Hartmut Issel)表示,全國性“封鎖”每個月會導致最多3%的GDP損失,“因此最富裕的國家也無法承受兩三個月的完全封鎖”。
面對急劇反彈的疫情,美國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專家克里斯托弗·默里(Christopher Murray)、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等美國專家和官員也警告稱,再次封鎖會帶來經濟及其他領域的損失。

白宮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6月25日表示,美國部分地區的病例激增可能會觸發再次封鎖,但封鎖不會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英國政府前顧問尼爾·弗格森(Neil Ferguson)表示,沒有必要進行第二次全國性的封鎖,但是政府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限制措施來控制地方性疫情暴發。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26日報道,弗格森表示:“我們需要非常密切地關注(防疫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如果病例數增加,就加緊一些限制。”
但為了應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也有國家可能重啟全國性封鎖。據哈通社6月29日報道,哈薩克斯坦正計劃重新實施類似今年3月至5月的嚴格防疫措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