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氣功大師”涉嫌用迷信致人死亡背后:停食療法無科學依據
停食54天后,27歲的李某燃死在了黑龍江省鐵力市一老年康養中心。
6月24日晚,黑龍江省鐵力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稱,該局已依法以涉嫌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犯罪對黑龍江省日月峽大森林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尚林、總經理楊利、講師吳弘習刑事拘留。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李某燃的死亡是否與康養中心“氣功大師”劉尚林的停食療法有關? “氣功大師”劉尚林被刑拘前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否認李某燃的死亡與停食療法有關,并稱停食療法規定停食時間為5天,李某燃在結束學習后私自進行停食,才導致悲劇發生。
對于劉尚林被刑拘的消息,李某燃的親屬于6月25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劉尚林被刑拘是意料之中的事。
25日,對于李某燃停食后死亡一事,醫學專家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停食療法與此前流行的“辟谷”較為相似,但停食幾十天不進食只喝水的方法缺乏科學依據,長期停食會影響腸胃功能,甚至會引發一系列疾病。
“氣功大師”稱死者生前擅自停食
22日,李某燃的父親李先生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李某燃一直對所考高校不滿意,畢業后情緒也不穩定。在多地治療無效后,經人介紹于2017年8月來到位于鐵力市的日月峽老年森林康養中心治療。
李先生稱,事發前,該中心的“氣功大師”劉尚林曾建議停食70天,李某燃停食第54天死亡。
22日,劉尚林曾向澎湃新聞還原了李某燃死亡的現場情況。他稱,6月21日事發時,他到場發現李某燃脈搏微弱、血壓低,口吐沫子。救護車趕到后,醫護人員發現李某燃已停止呼吸。
劉尚林稱,李某燃在今年春節期間參加了為期10天的森林瑜伽學習班,其中有5天進行停食。“我們這邊有他簽訂停食的協議。”劉尚林表示,停食需在工作人員的監護下進行,但李某燃在結束學習后,避開工作人員監護私自進行停食,才導致悲劇發生。
李先生告訴澎湃新聞,李某燃于22日下午尸檢。李先生稱,“(李某燃)他就是上學的時候,這個孩子有點自言自語。對方有個老師說(節食)對孩子身體好,到出事一共節食54天,期間不讓吃飯,干喝水。”
李先生表示,李某燃“沒有啥毛病,他就是胖,非常胖,二百六七十斤。”
澎湃新聞注意到,日月峽大森林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官網曾于今年1月14日發布《2020年春節、元宵森林瑜伽養生補習班通知》。上述通知顯示,春節班辦班時間為10天,學習內容主要包括停食養生、傳統文化養生、營養膳食養生等五個項目,主講老師為劉尚林。通知提及,要求停食的學員填寫停食申請,經審核同意,簽訂停食及相關協議。
劉尚林提出的“停食療法“具體包含哪些內容?澎湃新聞檢索發現,認證為“黑龍江日月峽大森林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的公眾號“日月峽大健康”曾在2017年發表一篇名為《“吃與不吃”皆需智慧》的文章,記錄了對停食療法的介紹。
文中寫道,“森林瑜伽主動停食,是使自身產生能量并進行科學維護的過程,通過主動引導停食,可以全面清理身體內環境,排出體內垃圾,提高肌體免疫機能,一些患有癌癥、高血壓、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瘙癢癥、皮膚病等疾病的學友,身體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取得了良好的養生效果……”
停食療法是否有效,學員說法不一
日月峽大森林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官網介紹,劉尚林創新了森林瑜伽養生方法及森林生態養生學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并指導創建各地森林瑜伽養生館。
日月峽森林瑜伽養生館一分館的宋姓工作人員于6月22日向澎湃新聞稱,在學習森林瑜伽的過程中,學員進行停食完全是自愿行為,而且必須在鐵力市日月峽老年森林康養中心集中進行,不能擅自停食,具體收費情況則因人而異。她稱,學員停食周期一般在七天左右,“我每年都去停食七天,已經持續六七年了,回來感覺特別好。”
55歲的于女士曾在劉尚林創建的日月峽國家森林公園學習過拍手舞和森林瑜伽,她向澎湃新聞稱,在疫情期間,她學習劉尚林提出的居家防疫健身法,其中包括斷食療法,也稱辟谷。于女士表示,最長時間她曾斷食了七天,期間不進食,只喝水。
然而,對于劉尚林所提倡的森林瑜伽等養生訓練方法,也有學員表示質疑。李強(化名)的父母曾于2018年參與學習劉尚林的森林瑜伽養生訓練,其向澎湃新聞介紹,最開始訓練都在當地,之后會鼓動父母前往鐵力市的療養院接收訓練。在訓練期間,“只能接觸到狂熱的推銷”。
李強稱,所謂的森林瑜伽療法實際效果如何,“有些靠經驗,有些靠心理,有些靠忽悠。”
李強還表示,在了解劉尚林相關信息后,他不敢讓父母參與過多,“只參與過外圍的健身活動,幾乎掌握不了多少負面的內容。”
專家談停食療法: 與辟谷相似,長期停食不科學
停食療法有無科學依據?李某燃停食54天是否科學?6月25日,山西省中醫院和平分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鄭世江告訴澎湃新聞,“停食療法”停食幾十天并不科學,連續停食一周以上會影響身體器官機能。
鄭世江稱,“停食療法”和此前市場上流行的“辟谷”較為相似,即通過停食來調理身體。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深圳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汪棟材介紹,“辟谷”被認為是一種僅喝水、不進食的養生方法。辟谷者一般會“一周辟谷一天、一個月辟谷幾天”,“辟谷”時間過長不利于身體健康。
汪棟材認為,“辟谷能治病”這一說法缺乏科學依據。他表示,辟谷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經過進行綜合評估,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辟谷”。
鄭世江表示,“如果(有)人在進食的過程中不注意飲食、吃得太多,或者進食營養不均衡,出現暴飲暴食的情況,這種狀況下通過輕斷食可能會對身體腸胃的恢復有幫助。”
但鄭世江不建議進行一周以上的停食,不主張長期進行停食。他表示,長期停食會影響腸胃功能,甚至會引發系列疾病。即便進行“停食”或者“辟谷”,仍需注意均衡攝入飲食,維持營養均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