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國土地日丨上海松江先行先試,68畝農村集體土地將入市
【寫在前面】為實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國務院把每年的6月25日定為“全國土地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確定為“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1986年首次頒布我國第一部專門調整土地關系的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經過了1998年的修訂和1988年、2004年、2019年三次修正,新《土地管理法》于2019年8月2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表決通過,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土地管理法》破除了長期以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不能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同等入市的制度性障礙,同時,改革和完善了土地征收制度、農村宅基地制度,重新劃分了中央和地方的土地審批權限,明確了國土空間規劃的法律地位,加強了對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等,這一系列重大修改必將對我國土地管理制度乃至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日前,上海組織召開了新《土地管理法》宣傳座談會,伴隨著新《土地管理法》的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入市場已有法律支撐。上海松江區作為2015年開展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33個試點區縣之一,5年時間已經推動了不少項目落地,同時也為上海推動城鄉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松江經驗”。
9幅集體建設用地已入市,農民集體收益金額2.8億元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是新《土地管理法》的亮點之一,也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15年,松江成為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33個試點區縣之一,5年時間,上海松江交出了“9幅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農民集體收益金額2.8億元”的成績單。
上海市松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軍在座談會上介紹,松江區在改革試點期間,通過實踐和探索明確了鎮、村級集體土地入市的出讓主體,以規劃引導和風險可控為前提,設定了符合松江實際的入市條件,以政策疊加和協同推進為優勢,提供了可持續可復制的入市樣本。
陳軍提到,“松江區目前已累計完成9幅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出讓面積317畝,涉及出讓金合計11.3億元?!?/p>
據了解,這些地塊分布于松江的永豐街道、泗涇鎮、小昆山、車墩鎮、九亭鎮、新浜鎮等區域,主要用于商業、辦公、工業、租賃住宅等建設。
其中,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房等探索屬全國首創。松江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集體土地入市建設租賃住房,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租賃住房供應,緩解住房供需矛盾,為G60科創走廊人才高地建設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盤活了部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資源,實現了土地資源開發和農村經濟提振。
集體土地的入市也使得農民集體分享收益?!叭胧械貕K已讓農民集體收益金額2.8億元,通過集體資產再經營,農戶股份收益再提高,真正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标愜姳硎?。

制圖:龔唯
松江今年將重點推進7個項目,涉及用地面積131畝
松江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步伐從未放慢。
據松江區規劃局方面介紹,今年6月末,位于松江區泖港鎮中心地區的黃橋村一塊68.5畝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即將出讓,這也是新《土地管理法》實施后,上海首塊入市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
地塊信息顯示,黃橋鄉村單元(SJMGJY09)02-02號(集體土地)地塊位于松江泖港鎮,地塊用地面積65.5畝,容積率1.5,規劃用地性質為科研用地,地塊起始價為10252萬元。
松江區規劃資源局資源利用科科長沈潔表示,該地塊位于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黃橋村,后續將結合鄉村振興工作,打造文創產業園區。
陳軍在座談會上提到,對松江而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是對國有土地征收體系的有效補充,是完善,而非顛覆;是選擇,而非替代;是分享,而非分化。此外,松江堅持土地權能“同地、同權、同價、同責”和收益分配“保、持、公、平”原則,在不影響國有土地征收體系的前提下,為土地市場提供多元選擇和有效補充。
從年度計劃來看,按照《松江區2020年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計劃》,今年入市計劃含13幅地塊,用途包括商業、工業、科研,分別位于佘山鎮、新浜鎮、九亭鎮、泖港鎮、葉榭鎮,共計18.36公頃(合275.4畝)。
沈潔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今年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地塊目前正在內部評估及調整中,今年松江將重點推進及比較成熟的地塊主要有7幅,除了前述提到的泖港鎮黃橋村地塊,還有兩幅地塊位于九亭鎮,四幅地塊位于葉榭鎮。7幅地塊用地面積共計131畝,規劃用地性質包括科研用地、工業用地及商業用地。
據悉,這7幅地塊分別為黃橋鄉村單元(SJMGJY09)02-02號(集體土地)地塊、九亭鎮工業區SJT00106單元24-06地塊、九亭鎮工業區SJT00106單元21-02A地塊、葉榭鎮郊野單元村莊規劃東勤村(SJYXJY05)02-02地塊、葉榭鎮郊野單元村莊規劃東勤村(SJYXJY05)02-03地塊、葉榭鎮郊野單元村莊規劃東勤村(SJYXJY05)02-04地塊、葉榭鎮郊野單元村莊規劃東勤村(SJYXJY05)02-05地塊。

提升農民居住質量,鼓勵引導農民相對集中居住
此外,上海市通過宅基地置換手段,疊加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工具為改善農民居住環境和促進上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作出了巨大貢獻。
松江區也在這方面先行先試,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鼓勵和引導農民相對集中居住,節約集約土地資源,切實改善農民生活居住條件和鄉村風貌,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松江區選取泖港鎮為宅基地改革試點地區,聚焦農民進城進鎮集中居住、宅基地歸并平移、宅基地自愿退出、宅基地資格權認定和建房用地標準等方面內容,研究制定宅基地試點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
據陳軍介紹,運用土地出讓收益專項資金、土地減量化補償、風貌補貼等方式實現農民建房“減地不減住房、多戶聯建得實惠”,市區兩級按照不低于130萬元/戶的標準給予進鎮農民居住配套資金補貼,按照不低于80萬元/戶的標準給予村內宅基地歸并農民集中居住配套資金補貼,對按照統一風貌建設的農戶給予3萬元的風貌補貼。在設計改善農民集中居住政策上,政府投入超過農民建房總成本的三分之二,讓農民最大程度盡享實惠。
據泖港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泖港鎮黃橋村第一批64戶村民已遷入白墻黛瓦的新居,二期395戶正在主體施工中。
據悉,葉榭鎮東石-興達村、石湖蕩鎮東夏村、葉榭鎮徐姚村、佘山鎮新宅村、泖港鎮曹家浜村、曙光村項目、新浜鎮新浜村等農民相對集中居住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
國家自然資源督察上海局副竹園程正平在座談會上指出,上海土地制度改革起步早,成效好。面對上海超大城市人地矛盾及其突出的現狀,要結合“上海2035”總體規劃實施,進一步嚴格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更大力度推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
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副局長王訓國也在座談會上指出,新《土地管理法》實施意義重大,挑戰也巨大,上海積極穩妥推進新法落實,已經在規劃體系構建、征地制度改革落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正在深入推進鄉村規劃及審批制度改革、全域全要素用途管制制度建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產業用地高質量利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工作,通過規劃資源制度系列改革,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打造市民高品質生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