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成為一名疼痛醫生后
原創 麻小寶 知麻糖 來自專輯一定要知道的疼痛知識
1
被說不行
說起疼痛科
在醫院的存在時間
最長的估計也就30年左右
相比于其它傳統科室
如:心內科,呼吸科,骨科,外科
疼痛科的知名度
實在是小的可憐.....

疼痛科的能力
經常被同行質疑
覺得疼痛科的醫生“不行”

臨床上
疼痛醫生的中堅力量
科班出身的疼痛醫生
非常少
因為近些年,
醫學院才有疼痛學專業
大多疼痛醫生都是
由其它醫學專業或科室
插班過來的

麻醉,骨科,介入,
康復,中醫等等...
多半都是在以上科室
干了個5-10年
甚至更長
然后轉行做的疼痛

門診沒病人
在醫院看病掛號
大家已經非常習慣了
什么病掛什么科
頭痛看神經內科,腦外科
脖子疼,腰痛,腳痛看骨科
肚子疼看消化科
那 胸痛 呢?
應該掛哪個科
A: 心內科,B :胸外科, C:乳腺科
反正,
哪疼就去哪個科唄
好像啥疼
都沒疼痛科啥事呀!

難免讓疼痛科醫生
在醫院的日子
難上加難
人到中年
本想著跳離自己專業
能出來開疆拓土
可誰想工資待遇大不如前
這地位還下降了半截
中年人的人生 太難了!

什么都得重新學
已經出來
也不能,
退縮了回去干老本吧。
再說也是對疼痛感興趣
才轉的行!
那就踏踏實實干吧!
從零開始!
疼痛科!
身體哪的疼痛都看
疼痛科醫生,
哪個科的知識都得重新學一遍。

雖然
在各科專業深度上比專科淺
但疼痛科醫生能把各個科
相關的疼痛知識融會貫通
在臨床上
很多時候
身體并不是哪個部位疼了
就哪生病了
診斷疼痛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其它科看不好的疼痛
最后也都會讓疼痛科來會診

疼痛診斷太復雜
疼痛,
說簡單也簡單
說復雜那是真復雜
還分“好”“壞”
簡單的疼痛
大多為急性疼痛
或疼痛部位明確
稱傷害性疼痛
比如,外傷
此時,疼痛是疾病的一種癥狀
常常也是身體的一個保護性防御機制
提醒大腦,身體受到傷害
為“好”痛

專科治療
而復雜的疼痛
多為慢性疼痛
如非傷害性疼痛,病理性疼痛
往往是,
身體的疼痛持續存在,
不被重視,
而演變成慢性疼痛
(持續一個月以上不緩解的疼痛)
進入惡性循環的 “壞”痛,
比如 癌癥患者的疼痛-癌痛。

與環境、心理、情感因素
相互作用,互相糾纏,
導致一系列復雜的繼發性變化,
引起外周敏化或者中樞敏化。
這時候,
疼痛就不再簡單是一個癥狀了,
它會質變為一種疾病。
就像大統領一樣,
沒譜兒、神經質、變化多端、
難以琢磨、難以處理。
這類疼痛,醫生碰到都頭疼。
但,這類疼痛一定得治!!!
不然會被疼痛折磨而死。

掌握核心技術

疼痛醫生相比于其它科室
除了吃藥,開刀
也讓病人有了第三選擇

也是疼痛科的
核心技術


明確的診斷結合微創核心技術
治愈了越來越多的
慢性疼痛患者

等手術臺子
疼痛病因診斷
越來越溜
核心技術掌握不錯
病源也多起來了
該是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但科室整體的手術量
還在不斷積累中
肯定是比不過
骨科,婦科等傳統大科室
那也只能等別人做完了
接臺了
做到凌晨也是有可能的

拍照片,拍視頻,發朋友圈
疼痛科醫生
經常或必須
得做的一件事情
就是記錄患者來疼痛科就診時的狀態
疼的走不了路
疼的直不起腰
疼的抬不起手
疼的睡不著覺
疼的心情抑郁

待疼痛治愈后
再給患者拍一個
治愈疼痛后的視頻
對比!
來手抬起來
來多走幾步
看著病人疼痛消失后
臉上露出的喜悅感
疼痛醫生
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原標題:《成為一名疼痛醫生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