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楊雄:這屆家長為什么這么難

2020-06-20 1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柳森 解放周末 來自專輯教育中人

楊雄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解放周末:不知從何時開始,焦慮的家長越來越多。比如,近期中小學生回歸課堂,很多家長就陷入了一種要“交卷”的壓力和焦慮。您能夠理解這些家長的心情嗎?

楊雄:我研究的是青年社會學、社會治理與社會調查研究、獨生子女與家庭教育,自己又是一名獨生子女的父親,非常能理解今天這批年輕父母的壓力和焦慮。

一方面,這批父母出生、成長于和平年代,作為改革開放和義務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全民化的受益者,他們大都相信教育的重要性,對孩子的學業很是看重,也充滿期待。另一方面,隨著青年一代初婚年齡普遍延后,如今很多父母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業兩頭夾擊”的人生奮斗期,多重壓力之下,一旦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一時又理不清頭緒,就特別容易感到無力或焦慮。

但嚴格來說,很多困惑的發生與加重,源于家庭教育問題與社會轉型期時代課題的綜合疊加。家長們首先需要做的,是切勿因為問題叢生就責怪自己或給自己施壓。接納現實、積極適應、調整預期,是很多困惑、壓力迎刃而解的第一步。

解放周末:在您看來,如今這批父母遇到的教育挑戰,哪些是他們的父輩未曾遇到的?

楊雄:在工業化時代,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基本上是分離的。工業化進程需要依靠學校訓練來推動,經受了學校專門訓練以后的人一般都能找到工作。但今天,我們的社會已全面進入后工業化時代、信息化時代,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開始融合,兩者的邊界和分工不再像過去那樣涇渭分明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因為信息化水平、課外教育水平越來越高,學生不在學校里也能接受教育。這樣一來,學校之于教育的重要性下降了,教師之于知識傳授的權威性下降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也發生了變化。在這一不可避免的時代大勢下,一方面,家校融合、家校合作勢不可擋;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生活教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這一次的疫情在某種程度上提前預演了上述時代趨勢的發生。當孩子們在家學習的時間占了主要部分,家庭內部的養成教育、習慣教育,便成了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關鍵要素。

在這樣的情形下,那些平日里養成教育做得好的,注重習慣、自覺性和內驅力培養的,親子關系處理得比較好的家庭,一般都會平順度過這段特殊時期;反之,親子溝通上的潛在問題都暴露了出來,家庭矛盾易發。

如果我們的家庭不能對此做好積極準備,其帶來的問題恐怕是長期的、艱巨的。

解放周末:孩子們面臨的考驗不止存在于卷面,更存在于生活、生存的方方面面。

楊雄:沒錯。近十年來,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最近,因為疫情,很多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素養的養成,國家層面也開始關注生活教育、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很積極的信號。

過去二三十年,基礎教育獲得了長足進步,但囿于各種局限性,教學評價標準比較單一,主要偏重于對學業精英的選拔、對學業完成度的考核,某種程度上局限了家長對于孩子的評價標準和培養目標。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會更好地攜手,把國家未來接班人更多往“生活強者”的方向培養。

解放周末:疫情發生后,一些家長感覺壓力很大:以前,只要管好孩子的學習就好了。疫情一來,一下子要兼顧的問題很多,不知如何下手。對于這方面的焦慮,您有無疏通、化解之道?

楊雄:首先,必須強調,今天做家長確實更難了,但家長是幫助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為了更好地為孩子引路,自己一定要堅持學習。

這里所說的學習,一種是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學會甄別,學會學以致用;一種是和孩子一起在實踐中共同成長、提高。

其次,我覺得父母還是要降低期望。很多家長之所以忙不過來、覺得壓力大,是因為你給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目標都設立了很高的標準。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有少子化趨勢,很多家長把自己有限的資源和注意力集中投入到一兩個孩子身上,精心呵護、養育。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當然會希望孩子學習、生活、體育、勞動、社會交往樣樣強。這個愿望本身不錯,也可以理解,但具體到每個孩子身上,就有點行不通了。且不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有個性化的需求和喜好。我們自己都無法成為完美的大人,何必苛求孩子樣樣精干、事事盡力?

大部分孩子屬于普通的大多數,期望太高會給孩子增添不必要的壓力。很多時候,家長并沒有覺得給孩子壓力,但傳遞到心思細膩敏銳的孩子身上,已是不可承受之重。

再則,我個人感到,家長們在評判孩子成長的標準上,不妨更多元一些,包容度更大一點。

人的發展是多面的、多樣化的。不僅我們自己作為成年人,看待生活時采用的評判標準要多元、平衡、辯證,在與孩子們一起看世界時,也要幫助他們看到生活的多面,鼓勵他們擁有更寬廣的生活選擇。孩子們可以接納的生活變量多了,遇到難題時的彈性和韌性也會增強。從長期來看,這也有利于他們整個身心健康的發展。

尤其是,我們這個社會正處于深刻的轉型期,孩子們不時會接觸到社會生活中各種復雜現象,有些會讓他們好奇,產生求知的欲望,有些會讓他們產生不解與困惑。無論何時,父母始終應該與孩子保持良性互動,堅持成為與他們并肩而行的朋友,成為為他們守候的傾聽者、理解者、支持者,幫助他們更放心、坦然地去面對世界、探索未知。

原標題:《楊雄:這屆家長為什么這么難》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昌县| 民乐县| 洱源县| 凤山县| 竹溪县| 隆子县| 布尔津县| 广平县| 遂昌县| 湟中县| 安国市| 虹口区| 宣城市| 芦山县| 洱源县| 璧山县| 晋宁县| 衡南县| 益阳市| 古蔺县| 宜宾县| 石渠县| 平远县| 临颍县| 竹山县| 柘荣县| 五大连池市| 孟村| 玛曲县| 昌宁县| 新乡市| 鄢陵县| 扎兰屯市| 印江| 越西县| 鲁山县| 麻阳| 保山市| 集贤县| 班戈县|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