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抽檢了寶寶常用的仿瓷餐具:一成不合格,選白色的更安全

選怎樣的寶寶餐具好?大多情況下,專家會建議最好選內面是白色的。
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抽查76批次密胺餐具(即寶寶餐具主要成分)。6月18日公布的檢測結果顯示,不合格9批次,不合格發現率為11.8%。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透露,本次監督抽查依據GB4806.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等標準要求,對產品的感官要求、總遷移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Pb計)、脫色試驗、三聚氰胺特定遷移量、特定遷移總量(以甲醛計)、標簽標識項目進行了抽查。
密胺餐具又稱仿瓷餐具,因其輕巧、美觀、結實不易碎等特點,深受餐飲業歡迎,也常用于兒童餐具。

從本次監督抽查結果分析,可以得出:
5批次產品的“三聚氰胺遷移量(4%乙酸)”項目不合格,說明廠家可能使用了比較低劣的密胺樹脂。其中1批次不合格產品該項目檢測值為5.0mg/kg,遠超2.5mg/kg的標準限量。
4批次產品的“特定遷移總量(以甲醛計)” 項目不合格,說明密胺餐具中溶出有機小分子和甲醛不符合標準要求,4批次不合格產品該項目檢測值為34mg/kg至548mg/kg,超出15mg/kg的標準限量。
3批次產品的“高錳酸鉀消耗量”項目不合格,說明產品受到有機物(低分子量聚合體、助劑等)的污染程度,3批次不合格產品該項目檢測值為19mg/kg至32mg/kg,超出10mg/kg限量。
2批次產品的“總遷移量(4%乙酸)”項目不合格,且數據嚴重超標。不合格產品往往使用的是價格低廉的脲醛樹脂,脲醛樹脂不能用于接觸食品,該項目不合格意味著產品在與液體食品接觸后可能析出過多有機物殘渣。2批次不合格產品該項目實測值分別為1300mg/kg和730mg/kg,遠遠超出60mg/kg限量。
1批次產品“脫色試驗”不合格,說明產品著色工藝有很大問題,其著色劑在使用過程中易脫落并遷移至食品中。該批次不合格樣品在浸泡試驗后從一個“紅碗”變成了一個“白碗”。
1批次產品無任何“標簽標識”。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提醒消費者:白色餐具更安全。不少密胺餐具內層也涂有鮮艷的顏色,印刷染色的油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因為餐具受到高溫或是劃傷而析出,選用白色且內部無圖案的密胺餐具,可以盡可能減少風險。
同時,寶寶餐具要好好保養常更換。合格的密胺餐具可以耐受-20℃-120℃的溫度變化,但是烤箱、爐灶和微波爐加熱都會導致餐具變形老化。在使用和清洗時不要讓鋼絲球和尖銳的刀叉劃傷密胺餐具表面。如果密胺餐具出現明顯變色及裂紋,請盡快更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