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虛擬男友”走紅,“情感經濟”迎來掘金熱
“小哥哥你好,我是你點的虛擬男友”
“你是哪里人?” “我是你的心上人。”
近日,一則關于“虛擬男友”的視頻突然在微博躥紅。視頻中,某男性up主購買了一種名為“虛擬男友”的服務。隨著電話接通,“羞羞”的事情發生了。“霸道總裁”與在讀大學生隔著微信電話“互撩”,對話中不時蹦出“我有點熱”之類的“虎狼之詞”,引發網友圍觀和熱議。

“虛擬男友”由真人扮演,通過QQ、微信等線上通訊軟件與消費者對話,主要內容為情感戀愛等話題。在原視頻平臺B站上,該測評視頻播放量已經達到144萬,點贊超過10萬。微博上也掀起了關于“虛擬男友”的討論熱潮,各種測評“虛擬男/女友”的視頻層出不窮,花樣百出。
登上熱搜的視頻讓“虛擬情感服務”這一隱晦小眾的行業闖進了大眾視野。在淘寶店鋪花幾十到幾千不等的錢就可以購買這種服務,快速地與“虛擬戀人”建立某種關系,獲得一段特殊的消費體驗。
其實,這種快餐式碎片化的虛擬情感消費邏輯與規則既簡單又復雜。對市場來說,有買便有賣。然而不完善的行業規則與曖昧不明的服務界限也時時挑動大眾的敏感神經。在真實社交場景匱乏的泛媒體時代,年輕人對陪伴互動的需求日益增加,“虛擬男友”這種“人設陪伴經濟”的走紅讓我們看到了虛擬情感消費市場的需求與潛力。與此同時,騰訊、B站等各大頭部玩家也在加碼布局“虛擬偶像”這一消費藍海,掘金“虛擬情感消費”,為市場注入更多活力。
1
“男友”工廠
B站ID名為GMH十三的男孩發布的一條視頻將“虛擬男友”推至前臺。視頻中,對方充滿磁性的聲線和老練的情話讓直男up主面紅耳赤,招架不住。而視頻中出現的這位“虛擬男友”也在短時間內漲粉、接單無數。根據網友披露的信息,視頻中“虛擬男友”的扮演者就職于一家淘寶店鋪。客服透露,由于突然受到眾多關注,該店員目前檔期已經排滿,暫不提供服務。
如果不是視頻的意外曝光,“虛擬男友”這一服務可能還在小眾土壤里自洽生長。
早在六七年前,“虛擬戀人”服務就大火過一陣。伴隨著QQ等社交軟件的普及,線上“虛擬戀人”服務有了生存擴大的機會。電商平臺上出現不少與此類服務相關的店鋪,提供定制“虛擬戀人”。后來由于業內壓榨員工、擦邊球服務等行業黑幕被爆出,平臺迎來整改。
如今在淘寶店鋪直接搜索“虛擬戀人”,不顯示任何結果,輸入“男朋友”、“小哥哥”等詞便可以找到相關店鋪。這些店鋪多以二次元動漫人物形象為商品頁頭圖,頁內商品信息簡單,“下單找客服”是最有價值的信息。

此類店鋪提供的服務種類繁多。除了“虛擬戀人”之外,還有朋友閑聊、情感咨詢、樹洞解憂、叫醒哄睡、整蠱套餐等一系列定制服務;服務形式包括文字語音條聊天和語音實時通話。店員分為金牌、頭牌、鎮店、男女神等不同等級,由好評率和續單率兩個維度進行評定。等級越高,聲音越好聽,顏值越高,綜合素質也越高。
對于此類服務,大多數店鋪明碼標價。下單后,客服會將客人的要求發至專門的接單群,店員依據等級由高到低依次選擇是否接單。交易完成后,消費者對服務進行評價,并選擇續單或是結束交易。

這樣的虛擬交易看似簡單,實際上也暴露出很多弊端。
從業者多為兼職,以大學生、聲優、主播居多,行業尚未形成完善的勞務合同與主播機制。數年前的黑幕未必不會重演。市場普遍的四六分成機制是否合理?虛擬服務者的勞務權益能否得到保障?服務內容的私密性與近乎真空的監管環境容易使服務變味走向售賣“軟色情”與“擦邊球”。這些都是現存亟待解決的問題。
2
一場“游戲”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感官從現實世界延伸至網絡世界。不過,泛在的娛樂和媒體環境擠壓了現實社交互動和情感交流的空間,都市人愈發孤獨已成常態,人們對情感和陪伴的需求也愈發強烈。而“虛擬戀人”的服務恰巧迎合了這種無處寄托的情感需求。
從2014年下半年起,“虛擬戀人”成為一個新興的職業在“地下”悄然流行。淘寶指數顯示,從2014年8月起,“虛擬戀人”開始作為關鍵詞被搜索,在11月25日升至24688次。同時出現了“陪我”“喃喃”等以陌生人付費情感社交為主營業務的App。最高峰時期,淘寶共有4474家店鋪同時售賣這項服務。情感消費商機初露。
2017年12月,一款名為《戀與制作人》的游戲火爆全網,再次證明了虛擬情感消費的市場潛力。

《戀與制作人》是面向年輕女性用戶以戀愛為主題的角色扮演游戲。游戲基于抽卡養成的玩法開展。玩家以女主角的身份負責經營一家影視制作公司,歷經各種離奇事件,邂逅四個不同類型的男主角,并與他們培養感情。
該游戲上線一個半月后,App Store下載量400萬次,微博話題閱讀量31億。為之著迷的女玩家們甚至在“虛擬男友”李澤言生日那天,在深圳京基100大廈的LED大屏上重金打出生日祝福。
清華大學沈陽教授對于這類將陪伴需求寄托于虛擬世界的現象提出一個概念——“擬態陪伴”。用戶借助被模擬成陪伴者的互聯網內容產品獲得與現實陪伴相似的體驗。

在《戀與制作人》中,四位虛擬男友類型各異:霸道總裁李澤言、警察學長白起、溫柔學者許墨和超級偶像周棋洛。完美的角色設定滿足了女玩家們對戀人的所有幻想與期待。而“男友”們通過電話、朋友圈和短信營造出的強烈生活感更是引發玩家一輪又一輪氪金潮。
正如走紅視頻中所體現的那樣,“虛擬戀人”的類型也多種多樣。“大狼狗”、“小奶狗”、“溫柔公子”、“霸道總裁”等等,無一不是消費者為了滿足自身審美與娛樂各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對“擬態產品”加以利用,從而獲得精神服務,滿足情感需求。
3
“偶像”升級
除了“虛擬戀人”,“虛擬經濟”的消費觸角也延伸至“虛擬偶像”。
2007年,世界上第一位虛擬偶像——初音未來憑借翻唱《甩蔥歌》爆紅全網。盡管她只是一個以語音合成程序為基礎的音源庫,卻不影響她走上“偶像明星”之路。2009年8月31號,第一場以初音未來名義的演唱會舉辦成功。如今,她在全世界擁有數以億計的粉絲。
今年6月8日,淘寶宣布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正式入駐。半天不到,“初音未來”登頂天貓618明星榜,人氣連超王一博、朱一龍等明星。2017年洛天依在上海舉辦第一場線下演唱會,500張限量SVIP門票3分鐘即售罄,2018年SVIP門票15秒告罄。
除了在商業領域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益,“虛擬偶像”也頻繁在公眾視野亮相,得到主流媒體的認可。2016年2月2日,洛天依與楊鈺瑩登上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合唱《花兒納吉》,成為首位登上中國主流電視媒體的虛擬歌手;2018年3月31日,和京劇名家王珮瑜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經典詠流傳》跨界合作演繹《但愿人長久》。2019年B站跨年晚會上,洛天依攜手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錦龍演繹經典民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驚艷全場。

據《2019年虛擬偶像觀察報告》數據顯示,我國二次元用戶規模已從2017年的3.1億增長至2019年的3.9億。以二次元用戶為主體的粉絲為“虛擬偶像”的氪金和公眾對“虛擬偶像”的認可讓巨頭玩家看到了“虛擬偶像”的商業價值,進而在“虛擬情感消費”的賽道上加快布局,開拓藍海,搶占先機。
2018年10月,騰訊游戲宣布打造“貂蟬”偶像計劃,圍繞“貂蟬“專門定制一系列的發展計劃。2019年4月,《王者榮耀》宣布了打造男子團體的消息。5月以云、亮、白、信、守約為人選的“無限王者團”正式出道,推出了首支單曲《Wake Me Up》,登上了QQ音樂內地榜首位與Billboard中國音樂榜TOP100。6月8日晚《創造營2019》最終決賽上,該虛擬男子團體以成團單曲《Wake Me Up》為《創造營2019》收官戰助陣,第一次從線上走到線下。

隨著技術的開發,創造“虛擬偶像”不再僅是動漫和游戲品牌的特權,各大頭部平臺更是出現了品牌自發原創虛擬偶像的案例,打造原創“虛擬偶像”品牌,以生動、鮮活、人格化為形象著力點。
擁有國內最高人氣虛擬偶像洛天依的B站,控股虛擬偶像“洛天依”所屬母公司香港澤立仕后,又推出言和、樂正綾等5個虛擬偶像計劃。
2018年,巨人網絡宣布正式進軍虛擬偶像市場,并推出首位虛擬主播MenheraChan,以每年上億資金的資金投入研發與內容生產環節。此外,巨人網絡與日本JOYNET株式會社達成合作,獲得JOYNET旗下現象級動漫作品Menhera Chan全部品類的全球獨家代理授權。

2019年8月,愛奇藝原創潮流虛擬偶像廠牌RiCHBOOM帶來最新歌曲《爆表》的全息舞臺秀,引發熱烈反響,并且全員現身《青春有你》《中國新說唱》等綜藝節目。愛奇藝以青年文化與話題為焦點,在內容生產、用戶體驗等方面進行技術賦能,打造年輕人喜愛的IP文化。
“虛擬偶像”的打造依賴底層技術架構,相關的技術和產能。而要粉絲為之氪金,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建立起粉絲與“虛擬偶像”之間深度的情感聯系,依托內容矩陣持續曝光打造強競爭力IP,才能實現與年輕消費者的情感共振。
新博弈(ID:newgametheory)原創文章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編輯署名,違者必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