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仝卓直播爆料“高考內幕”,為孩子“擺平一切”就是好父母?
原創 樓 小樓聊心理

最近新認識一個字:仝(tóng)。
沒想到,認識這個字居然是通過一個明星干的一件蠢事。

仝卓曾是一位新人明星,因一檔綜藝《聲入人心》走入大眾視野。他唱功頗為不錯,外形也比較帥氣,演藝事業很快就上了正軌。



可能是演藝事業太過順利,仝卓有點膨脹過頭,他開始“作死”。
5月22日,仝卓在直播中自曝高考經歷:他所要報考的大學“只招應屆生”,但他其實是復讀生,于是通過“某些手段”,他把身份改成了“應屆生”。


但面對全網質疑,仝卓還不當回事,只說“藝人說話不自由”。








有人嘲笑仝卓的行為,稱他為“當代坑爹第一人”。
但仝卓直播中的表現,卻很值得深思——若不是后果如此嚴重,他本覺得高考舞弊這事沒什么不對。
由此推知,作為一個“官二代”,仝卓平時可能沒少享受父母的“特權”,但因為太習以為常,他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破壞了社會規則。
仝卓高考舞弊背后,站著一對對孩子寵溺無度的父母。

去年7月,河南永城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車禍——一輛瑪莎拉蒂闖紅燈,撞上正在等紅燈的寶馬,寶馬被撞出幾十米后爆炸起火,造成2死4傷的惡劣后果。

就在撞上寶馬之前,她一路上已經制造了幾起交通事故——她先是與8輛車發生剮蹭,在被周圍群眾和車主攔下之后,又強行駕車逃逸,逃逸時還哈哈大笑。

從譚某社交媒體看,她平時的生活主要就是炫富,她日常曬圖大多是大牌奢侈品,包包、鞋子、衣服,或是與朋友喝酒、旅游、泡吧等。

但受害者家屬拒不接受譚某道歉,堅持要法院判處譚某死刑。

但不知為何,譚某手上還拿著駕照。
譚某每一次違法違規,都有父母用財富幫其打點、開綠燈,然而這次“闖紅燈”釀成如此慘劇,全國皆知,不知譚某父母是否還有通天手段,再能為其“開一次綠燈”?
其實毀于父母溺愛最著名的人,并不是以上二位,而是李天一。
這個還在監獄里服刑、著名歌星李雙江和夢鴿的兒子,曾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一年的勞教,并沒讓這個家庭反思教育孩子出了什么問題,李雙江認為,這只是孩子青春期獨有的個性。

他的父母重金聘請律師,不斷為兒子上訴,但李天一最終還是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2023年才會出獄。
一代著名紅歌歌唱家,竟然教出了一個罪犯兒子,這個具有極其諷刺意味的事件,也確實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有人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因為,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最終會以一個獨立的人生存于這個社會,早晚要拋棄“孩子”這個身份。
養育孩子的目標,不是永遠為他們提供溫室,而是讓他們有著足夠的心智能力,可以在這個社會生存,獨當一面。
要在這個世界生存,最需要知道的,就是這個世界有什么規則。
總以為自己有能力為孩子“擺平一切”的父母,自以為自己在培養一個“天之驕子”,但實際上,他們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蒙上孩子的眼睛,甚至蒙上他們認識法律的眼睛。
人類大多數的愛,都是以“結合”為目的,唯獨“父母之于子女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
當一個嬰兒離開母親子宮開始,他就開啟了與父母的“分離之旅”:
斷奶是一次與母親分離;
掙脫父母的手自己行走是一次與父母分離;
上幼兒園是一次與家庭分離;
開始有心事瞞著父母,只和自己的好朋友訴說,是一次與家庭心理分離;
離家去遠方求學,是一次與家庭生活分離;
開始工作、自己掙錢,是一次與家庭經濟分離;
結婚、生子,建立自己的核心家庭,是與自己原生家庭分離......
脫離父母,其實最終目的是為了融入社會,從原生家庭的小世界,進入社會這個更大的世界。
孩子在一次次和父母分離的“里程碑”事件中,潛移默化的學會了成為“社會人”的基本規則——在不去危害別人的前提下,獲得自己想要的。
這種“平衡”說起來簡單,其實很難達成,所以需要幾十年時間,慢慢學習。
可惜那些總為孩子開綠燈的父母,從沒讓孩子獲得過學習這種“平衡”的機會。當這些孩子失去《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庇護之后,他們已經成了一個“無法無天”的成年人,可他們并不知道,這個社會的法律,對他們已經“生效”。
所以有些孩子的成人禮,就只能在監獄里完成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