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俄羅斯“核重建”|“薩爾馬特”:俄超級導彈劍指美國
【編者按】
6月12日,俄海軍最新型戰略核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正式服役,“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是第四代核潛艇“北風之神-A”級(955A型)的首艇,俄海軍計劃建造7艘“北風之神-A”級核潛艇,全面升級?;肆α客亓?。
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簽署俄核威懾政策,向外界透露了核武器在俄羅斯軍事力量中的地位,何種情況下會使用核武器、動用核武器的決定權在誰手里等信息,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澎湃防務”推出“俄羅斯‘核重建’”系列文章,全面解讀俄羅斯核威懾政策、核武庫現代化和美俄戰略軍控等熱點話題。
塔斯社6月2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俄羅斯核遏制政策原則,這份文件明確提出敵方常規武器打擊俄羅斯重要基礎設施,也會招致俄羅斯的核報復。然而俄羅斯戰略火箭軍也有致命軟肋:著名的SS-18重型洲際導彈(西方情報部門命名為“撒旦”)即將到壽退役。俄羅斯當然不會放任最后的支柱崩塌,他們正加快研制部署“撒旦”的傳人——RS-28“薩爾馬特”(Sarmat)重型洲際導彈。
俄國核武庫的致命軟肋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龐大的核武庫,與美國是等量齊觀的超級核大國。俄羅斯核武庫包括陸??杖齻€部分,其中陸上的戰略火箭軍最富傳奇色彩,從蘇聯到俄羅斯都是核威懾力量的中流砥柱。蘇聯解體后原來的工業和武器研制體系四分五裂,核導彈也受到很大影響,俄羅斯研制了“白楊”M固體洲際導彈,可以看作是國產化改進提高的“白楊”洲際導彈,隨后又研制了多彈頭的“亞爾斯”洲際導彈,其實際上就是“白楊”M導彈的多彈頭版?!鞍讞睢盡和“亞爾斯”導彈的研制和生產部署,接替了“白楊”洲際導彈陸續退役的空白,支撐了新老過渡的俄羅斯陸基核力量。然而,俄羅斯還有一大批液體洲際導彈,尤其是著名的SS-18/RS-20重型液體洲際導彈,SS-18導彈性能十分強大,被西方命名為“撒旦”(《圣經中記載的惡魔》)導彈,可見其威力之大。

俄羅斯目前裝備了46枚SS-18“撒旦”導彈,共配備了460個核彈頭,占據了俄羅斯戰略火箭軍核彈頭數量的半壁江山。不過,SS-18導彈由烏克蘭南方局研制生產,2014年俄羅斯和烏克蘭反目成仇后,曾經讓西方聞風喪膽的“撒旦”導彈的維護成了大問題,而且這批冷戰時代生產的SS-18導彈,也已經到了使用壽命的末期。如果沒有合適的導彈替補它們的空缺,俄羅斯戰略火箭軍將出現“有彈無槍”的尷尬,半邊天面臨坍塌的危險,美俄之間的核平衡也將被打破,優勢明顯向美國傾斜。
雖然“撒旦”導彈是烏克蘭生產的,但俄羅斯也有液體重型洲際導彈的研制生產能力,而且撒旦導彈的發動機也是俄羅斯生產的,俄羅斯研制一種重型液體洲際導彈,是解決“撒旦”危機的最簡單最行之有效的辦法。2014年,俄羅斯國防部正式宣布研制名為“薩爾馬特”的重型液體洲際導彈,馬卡耶夫設計局臨危受命,開始新型導彈的研制工作,計劃到2020年前后完成研制,接過垂垂老矣的“撒旦”導彈的重擔,支撐俄羅斯的核大國和核強國地位。

液體導彈老樹開新花
中美俄都已經研制和裝備了固體洲際導彈,固體導彈體積小、重量輕、維護方便,但固體導彈發動機本來比沖就低,更輕的重量也意味著更小的投擲能力,投送多彈頭的能力就要相形見絀,這也是中俄仍然保留液體重型洲際導彈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俄羅斯更以“撒旦”導彈撐起了戰略火箭軍的半壁江山,對液體導彈更加重視。
面對“撒旦”導彈大限將至,俄羅斯如果用固體洲際導彈分攤它的彈頭,就要生產至少上百枚新導彈,這超出了沃特金斯基工廠的產能,對俄羅斯軍費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有鑒于此,俄羅斯早就決定研制新的液體洲際導彈,于是2009年俄羅斯國防部開始計劃研制取代“撒旦”的新導彈,當時消息稱導彈起飛重量不低于100噸,能攜帶多大10個核彈頭,導彈射程約10000公里,這個計劃就是后來出現的“薩爾馬特”洲際導彈?!八_爾馬特”導彈的性能數據一直在變化,早期曾說起飛質量超過100噸,曾有120噸到160噸等各種說法,2016年俄衛星新聞網稱“薩爾馬特”比“撒旦”導彈輕20%,但到了現在起飛重量又增加到208噸,和210噸的“撒旦”導彈幾乎相同。

2018年普京表示,“薩爾馬特”導彈已經進行了發射試驗,2019年,俄戰略火箭軍開始準備“薩爾馬特”導彈的換裝工作。俄羅斯“軍隊-2019”論壇還首次公開了“薩爾馬特”導彈的最新性能參數,薩爾馬特導彈長度35.5米,直徑3.5米,起飛質量高達208.1噸,能攜帶10-15枚核彈頭,投擲質量超過10噸,導彈使用慣導、衛星制導和星光制導,最大射程可達18000公里??v觀“薩爾馬特”導彈指標多年來前后的變化,“薩爾馬特”某種意義上就是俄羅斯全國產化并利用新技術改進升級的“撒旦”導彈。
超級導彈將裝備超級彈頭
“薩爾馬特”作為俄羅斯自己的“撒旦”導彈,計劃在2021年正式服役。“薩爾馬特”導彈能攜帶至少10個核彈頭,完全可以接替“撒旦”身上的擔子,保持了俄羅斯戰略火箭軍的戰斗力和威懾力?!八_爾馬特”導彈應用了最近數十年導彈技術的升級,比如它的第一級發動機為RD-276,是“撒旦”導彈發動機的改進版本,第二級是化工自動化設計局新研制的發動機,導彈第一級和第二級還都縮短了工作時間,有利于降低被美國天基紅外系統探測跟蹤的概率,提高了導彈的突防能力。另外,俄塔斯社曾報道,“薩爾馬特”導彈為了能繞開北極密布的美國反導雷達和導彈,可飛越南極從南方打到美國,這簡直是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OBS)的重生。FOBS能力有效增加了俄羅斯核打擊的靈活性和核威懾的有效性?!八_爾馬特”導彈投擲總量大,除了10個核彈頭外,還能攜帶數十個輕型或數量較少的重型誘餌,通過隱真示假的手段確保真彈頭能突破反導系統的攔截。總而言之,“薩爾馬特”導彈雖然是液體導彈,但性能上是一種超級洲際導彈,是俄羅斯陸基核威懾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

“薩爾馬特”導彈能突破美國反導系統,靠的可不僅是分導式多彈頭和輕重誘餌,美國正在研制諸如多目標殺傷器(MOKV)這樣的技術,以多殺傷器對多核彈頭降低了多彈頭技術的突防能力,“薩爾馬特”導彈還有獨特的超級高超聲速彈頭。俄羅斯名為4202計劃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項目繼承了蘇聯20世紀80年代的YU-70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技術積累,自2001年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后又重啟研制,高超聲速飛行器被命名為YU-71。
目前,俄羅斯使用SS-19液體洲際導彈測試YU-71高超聲速導彈頭,經過了多次飛行試驗后,2016年的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宣告了洲際導彈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技術的成熟。高超聲速滑翔技術雖然沒有動力,飛行中存在“后續乏力”的現象,它在大氣層內高超聲速滑翔的高度很低,縮短了敵方反導雷達的探測跟蹤距離,而高超聲速滑翔機動能力還帶來了飛行彈道的不確定性,顯著的增加了反導系統的攔截難度。美國現在研制的陸基和海基中段反導系統能對傳統的洲際導彈進行大范圍的中段攔截,而YU-71這樣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能讓美國的中段反導攔截能力失效。“薩爾馬特”導彈的發射質量和投擲能力比SS-19導彈大得多,它設計上也要使用YU-71高超聲速彈頭,而且是攜帶多枚高超聲速彈頭,導彈的突防能力就更讓美國反導系統應接不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對于俄羅斯即將服役的“薩爾馬特”超級洲際導彈,美國正在研制中的反導技術將心有余而力不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