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火了,可開場的文案卻把三十歲砸得稀碎
這個周末,“三文魚”和“三十歲”最無辜。一個有肺卻要用小小的身軀承擔起大大的肺炎責任,另一個很平常,卻硬生生被一檔節目搞得極為不平常。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成了這個周末綜藝里最大的贏家,可以說一躍而成現象級別,這時候不出來說點什么,都對不起她的熱度,廢話不多說,直接先diss“浪姐”開篇文案一波,讓我們先整體感受下,然后再逐句吐槽——
有人說,每個人的歷史從出生前就開始了
愛與煩惱,幸福與秘密,時間與魔幻,永恒交替
女人,從母親開始
就是我們一生中最早記得和最后忘卻的名字
三十歲以后
人生的見證者越來越少,但還可以自我見證
三十歲以后
所有的可能性不斷褪卻,但還可以越過時間,越過自己
三十而勵
在時光的洗煉,時代的鏗鏘中
我們不斷更新,對世界,對生命提問的能力
三十而立
我們從每一寓言里,辨認自己
也認識他人的內心,他人的真理
三十而驪
驪色駿馬,飛云踏海
我們關心成功,也關心失敗,更關心每個人要面對的那座山
我們關心美好,關心熱愛,更關心日新月異的未來
努力與翻越;不餒與堅信
肆意笑淚,青春歸位;一切過往,皆為序章;直掛云帆,乘風破浪

相信第一次看完的人心里會有那么點印象,不過你問他是什么印象,他會一臉懵的告訴你,這到底說了個啥?好,那么我們就一句句來看這到底說了個啥。
有人說,每個人的歷史從出生前就開始了
愛與煩惱,幸福與秘密,時間與魔幻,永恒交替
這第一句,就直接抬出文案的殺手锏,就像舉例子必然會說“我有個朋友”一樣,文案里面不知道怎么開口,就說“有人說”,到底是誰說的,大家都知道,就是寫文案那個家伙說的,不過還好這里沒說是魯迅說的。
接下來就魔幻了,“每個人的歷史從出生前就開始了”,這一句真的堪比杜蕾斯的文案,讓人一下子浮想聯翩,每個人出生前,那就是精子和卵子,再往前,最多也就是個想法,浪漫點是個邂逅,猥瑣點是個搭訕,再再往前,可能是無數次被甩到衛生紙上或沖進馬桶里。
接下來這一連串的話,就是越說嘴越大,越來越不靠譜。從句子結構來解析,就是愛與煩惱永恒交替,幸福與秘密永恒交替,時間與魔幻永恒交替。第一個還好理解,李宗盛大哥不說么:“愛有多銷魂,就有多傷人”。
可幸福與秘密這倆交替個鬼,將心比心,可以理解文案也許迫于某種壓力,也不能說幸福與不幸交替,搜腸刮肚,找出個相對應的秘密,幸福就沒有秘密么?有秘密就不幸么?文案君一定是經歷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
最后一個就更不著邊了,時間與魔幻怎么個交替法,明白后面要引出時間的概念,這時間沒問題,為啥時間要跟魔幻相對,難道在映射我們的生活無外乎是一場魔幻現實主義的時間表演?
不過,當看到下一句,終于知道前面這句“每個人的歷史從出生前就開始了”的含義了,這不就是“他媽”的歷史么?
女人,從母親開始
就是我們一生中最早記得和最后忘卻的名字
這句話從意思上是通篇最好懂的,但依然說的跟一團可以做做拉出來的大便一樣,卷在了一起,什么叫一生中最早記得和最后忘卻?把一句大家都能懂得話說的如此七扭八歪也是一種本事了。
最關鍵的不在句子本身,而是背后的意義,文案君一定是想到了前幾天楊麗萍老師微博下面催生那位,或者李若彤微博下面催婚那位,女人,為什么要從母親開始,女人天生就是要當母親的?女人不應該天生先做個女人么?這句話留給女拳去無限diss吧。
接下來,文案中最無辜的主角就要登場了,真不知道,從女人引出母親,又怎么跑到“三十歲”上來,難道三十歲就一定是母親了?
三十歲以后
人生的見證者越來越少,但還可以自我見證
這句話的意思,三十歲以后,身邊人一個個死掉了?怎么就見證者越來越少了?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人,不應該是人生當中社會關系最豐富的時候么?上有老,下有小,同學們遍布各地,同事們不斷更替,怎么就少了呢?讓文案君吃了?
還有種可能,不是見證者少了,是見證少了,也就是變得透明了。三十歲就透明了?雖然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可三十歲之后也不能就變成小透明了。然后說了一句實話:可以自我見證。太實話了,不知道該怎么評價,就算九十歲也可以自我見證,這種等于廢話。
三十歲以后
所有的可能性不斷褪卻,但還可以越過時間,越過自己
很多研究生二十七八才畢業,很多博士生三十歲還在為論文奮斗。從正常的視角來看,三十歲前后的人,正是人生可能性最蓬勃的階段,是個性成熟、閱歷豐富、體力旺盛的絕佳時期,怎么就變成可能性不斷退卻了?
如果在古時候,平均年紀在40歲左右,當然,那相當于黃土埋了大半截,還什么可能性,可能都沒有。可我們已經到了人均70歲以上,甚至耄耋不再稀少,三十歲,也不過人生的三分之一,怎么就退卻了?
文案君要么就是抱著一種封建殘余思想,要么就是被現實摧殘的生無可戀,三十歲就覺得未來無望,可能盡失去。然后又說了一句實話,也太實了,可以越過時間,嗯,越不過去會咋樣,死翹翹了唄,越過自己,超越每一天的昨天,過不去呢,自己想吧。
接下來的內容,放在吐槽大會上會被噴死,這種諧音梗是要扣錢的,說了半天三十歲不行,接著開始玩“三十而立”的諧音了。
三十而勵
在時光的洗煉,時代的鏗鏘中
我們不斷更新,對世界,對生命提問的能力
這句話,是整個文案中,寫的最好的一句。雖然諧音,但也用的恰到好處,三十而勵,就是三十開始振作,然后來了一段略有文采的同義反復“時光的洗練,時代的鏗鏘”,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在轟鳴的時代列車經過的途中,要不斷更新一種能力,什么能力?對世界,對生命提問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好的問題比答案更重要。對既定問題作答是被動的,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創造的。我們不僅要解決世界和生命的問題,還要學會向它們提問,這就是人活著更有趣,也更有價值的體現,客觀來說,這句給文案君點贊。
三十而立
我們從每一寓言里,辨認自己
也認識他人的內心,他人的真理
這句回到三十而立,粗略的理解一下,就是勸告大家不要迷失自己,在自己參與的現實寓言里面,要認清自我,同時也看清別人。不過他人的真理是個啥,只知道薩特說他人即地獄,他人的真理跟我的真理也可能不是一個真理,更有可能的是文案君只是想給他人的意思找一個更具有生命質感的詞代替而已。
這兩句,揣測可能是想說那個“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本來氣勢磅礴的內容,被搞的七扭八歪,不知所云。
三十而驪
驪色駿馬,飛云踏海
我們關心成功,也關心失敗,更關心每個人要面對的那座山
我們關心美好,關心熱愛,更關心日新月異的未來
最搞笑的還屬這一句“三十而驪”,不過也有可能是文案君最自鳴得意的一句。簡直不能再刻意了,驪是啥,是指黑色的馬,對,就是那種黑色的馬,不是別的。文案君找到這個字可能高興壞了,黑色的馬,不就是黑馬么。三十歲,就要做一個黑馬。
接著,就露怯了。驪就是黑色的馬,驪不是顏色,“驪色”又是啥?“驪色駿馬”=“驪”。這已經不是廢話的概念,而是詞的誤解誤用了。
接下來一句,更可以看出文案君的文字能力,基本上是李宗盛大哥啟蒙的,“越過山丘”嘛,這也找到剛才那越過時間、越過自己的緣由,都是大哥的歌詞惹的禍。另外,關心成敗,這就是關心結果了,關心面對那座山,可能是想說也關心過程,這說法很清奇,把一切讓山來承擔,山可能載不動,許多愁。
有個朋友給我提建議,文章里盡量少帶“我們”,有種自作多情的代表風。這里也送給文案君,你關心就好,別說你們,你代表不了別人,再有關心的也太多了。
努力與翻越
不餒與堅信
這句話還是沒繞開山,翻山越嶺,估計當時文案君偶爾出戲到了李宗盛的《飄洋過海來看你》。另外,這個餒單獨拿出來呢,雖然大家都知道是氣餒,但實際上是餓的意思,看著并不讓人覺得很高級。
肆意笑淚,青春歸位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直掛云帆,乘風破浪
寫到這,相信文案君已經詞窮了,沒辦法,先編出第一句,“肆意笑淚,青春歸位”,還是個單押,不過不知道除了押韻,還是個啥意思。后面兩句,就考慮不了押韻的問題了,從知道的大詞里搜吧,中外兩大文豪,莎士比亞的來一個,李白來一個。不過這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氣質,跟姐姐們怎么琢磨都不搭邊。

一個綜藝節目,本身沒什么值得較真的,但文化的腐敗往往從語言開始,而語言的腐敗最先體現在公共話語中。
當我們周圍充斥著這種不知所云,為了氣勢而氣勢,為了恢弘而恢弘,為了正能量而正能量,為了雞湯而雞湯的內容的時候,文字就失去了它的營養,而變成了徹頭徹尾的奢華的垃圾。
沒有內容的表達是空洞的,是可恥的,甚至是有毒的。“三十歲”在這個火爆節目的文案里所遭受的破壞,比“三文魚”還大。而我們,在觀看節目的同時,被迫的嚼著這些有毒的垃圾,一遍,又一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