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視熱評:全面考慮、全力應對,理性對待北京新增確診病例
6月11日及12日,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分別通報了西城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豐臺區新增2例確診病例。其中,6月11日通報的病例唐某某,男,52歲,北京市人,家住西城區月壇街道西便門東大街。時隔56天后北京再次出現新增確診病例,一些傳言也開始彌漫,比如,有人說該病例去過吉林,“隱瞞了,兩部手機,掃的是留在北京那部手機的健康碼”;還有人說,其妻子“是在通州上班的北京市政府公務員”……

本文圖均為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圖
事實證明,這些傳言是謠言,已被證偽。據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孫碩澄清:“病人沒有離開過北京,家屬更不是網上說的通州上班的市政府公務員,沒有用手機瞞報行程。”應該說,這一辟謠是及時有效的,驅散了謠言,廓清了迷霧,一定程度上也安定了人心。

越是謠言四起,越需迅速辟謠。猶記得今年2月,個別網民在網上發布“西城區政府69位隔離觀察者今日52位確診”的言論,一時引得人心惶惶。而后,西城區連發兩道疫情辟謠聲明,稱該言論為謠言,“望廣大網民不聽、不信、不傳”。應當承認,謠言生成并不偶然,每逢重要節點往往都有謠言傳播。但是,通過多元化的辟謠手段就可迅速瓦解謠言。比如,北京市政府連續召開新聞發布會,西城區通過“北京西城”官方微博及微信公眾號、北京西城區政府網站、“西城家園”客戶端等,如實、及時地向社會通報轄區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情況,迅速“拆散”謠言。
具體到這幾起新增病例,除了迅速辟謠、安定人心,也應迅速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加以應對。據了解,11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六十六次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第二十九次會議召開。會議強調,針對西城區確診1例病例,要引以為戒、舉一反三,落實“四方責任”,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放松,做到“三防”“四早”“九嚴格”,科學、精準、有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鞏固防控成果。
12日,北京市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工作的通知,通知顯示,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加強重點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嚴查違法行為,繼續做好重點環節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也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總體變化,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相應調整和安排。
據統計,截至6月10日,北京市已連續56天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在這種背景下,突然出現的新增確診病例的確讓人不無緊張。那么,到底該怎么看待這幾起確診病例?
一方面,必須緊張起來,該做的措施一個都不能省。從嚴從快開展病例流調溯源,追溯時間要足夠長,密接范圍要足夠準,確保不漏一人。據悉,北京市西城區已集中隔離23人;豐臺區也已集中隔離43名密切接觸者,并對病例所居住小區、工作單位加強了出入管理。
嚴控措施越精準有力,越能發揮作用——認真查找漏洞,聚焦重點人群、重點時段,精準鎖定高危人群,堅決切斷傳播渠道;對病例活動區域進行環境采樣、健康監測;對病例所在社區采取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實施封閉式管理;相關人群做到隨調隨控、應檢盡檢。有關部門的部署,周全而詳細,有力執行就能有效。

另一方面,也無需恐慌、不知所措。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孫碩表示:“時不時會有散點式案例冒出來,我們怎么辦?這是對我們的考驗,也是全新的命題,我們努力。但肯定不能恢復到社會停擺的狀態了,那樣社會成本就太高了。”這番表達,冷靜而理性。新冠病毒確實不易對付,我們要全力做好準備,考慮得更全面一些。同時,散點式案例的出現,意味著這可能是我們與病毒長期共存的一種新常態,不能不用力應對,也不能恢復到社會停擺的狀態。進一步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尤其重要。
“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穩步向好,要繼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快恢復社會生產生活正常秩序。”多策并舉,穩扎穩打,既要防控得住疫情蔓延,也要加快恢復社會生產生活正常秩序。唯有兩者兼顧,全面實現利益最大化,才能真正取得多贏,讓民眾真正受益。
(原題為《熱評丨全面考慮 全力應對 理性對待北京新增確診病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