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親吻可能傳播的4種疾病,很多人還不知道
原創 健康生活 京醫通
親吻是戀人(或家人)表達愛意,增進感情的行為。
而這種浪漫的事情在直男科學家眼里,可能就會變成另一副光景: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通過接吻傳染的疾病~
容易通過接吻傳播的疾病
親吻有很多種,從蜻蜓點水到法式熱吻。不同的親吻場景和方式可能會提示不同的病原體感染風險。
蜻蜓點水:低風險



No.1
親吻病
親吻場景:親親抱抱舉高高(親子之間親吻)
可傳播病原體:EB病毒
EB病毒是皰疹病毒的一種,會導致親吻病(也叫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經常會通過大人親吻小孩或口對口喂食來傳播。
癥狀表現:常為不規律的發熱、咽痛、頸部淋巴結腫大等。

No.2
呼吸道傳染病
親吻場景:冬季熱吻
可傳播病原體:流感病毒、結核桿菌等
冬季一般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雖然這類疾病并不一定會通過唾液交換來傳播,但接吻是近距離接觸,在此期間病人咳嗽咳痰、打噴嚏甚至說話時飛出的飛沫,是很容易傳播疾病的。

No.3
胃 病
親吻場景:親密喂食
可傳播病原體: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寄生在胃里的細菌。經常通過『口口傳播』,所以接吻,秀恩愛互相喂食都有可能被陽性感染者傳染。
癥狀表現:幽門螺桿菌長期感染,可能會導致慢性萎縮胃炎、胃潰瘍,甚至有一定幾率致胃癌。

No.4
口腔疾病
接吻時,細菌也會交換到對方口腔之中,從而增加患相關口腔疾病的幾率。
癥狀表現:常見口腔疾病如牙齦炎、牙周炎、齲齒等都可能在口腔中有大量細菌。

有些疾病可能會通過接吻傳播,我們并不一定知曉。
但同樣,有一些我們固有印象里認為接吻能傳染的疾病,可能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危險。
大家誤解最深的有以下兩種:
No.1
乙型肝炎
和大家想象得不同,乙肝其實非常難通過接吻傳染。

1. 接吻其中一方有乙肝;
2. 該患者處于病毒量多的發病期;
3. 另一方剛巧有口腔潰瘍或口腔里有傷口;
4. 傷口恰好接觸到了足夠多的病毒;
5. 另一方沒有注射過乙肝疫苗。
這5個條件,才有可能傳染!
專家提醒:肝炎病毒可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與乙肝、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共餐、共廁、握手擁抱、游泳洗浴等一般接觸都不會被傳染。
No.2
艾滋病
唾液中艾滋病(HIV)病毒數量是較少的,而只有到達一定的病毒量才可能導致感染。
曾有科學家推算,要使唾液中的病毒到達可感染的量,可能要一次性吞下20~50ml以上的艾滋病患者唾液。當然,如果雙方同時存在口腔或食道潰瘍或牙齦出血的情況,則危險性就增高了。


總結
1、有一方出現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時,最好少接吻;
2、確定一方患有慢性肝炎、艾滋病時,在沒有口腔潰瘍或傷口等情況下,禮儀性接吻是安全的;
3、大人最好不要隨意親吻兒童或口對口喂食;
4、吃飯時條件允許盡量使用公筷,減少互相喂食;
5、定期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可在醫生指導下清除治療。
審稿專家:陳志海 北京地壇醫院 感染中心 主任醫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