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ady Gaga:晦冥之夏,回到原點
Lady Gaga第六張錄音室專輯《Chromatica》出生在魔幻時刻。風格早就定了,今年1月已基本完成制作,純純1990年代House舞曲風格,準備迎接7月美國國慶月和夏日狂歡。結果呢,風雨之春連著晦冥之夏,眾人一起跳舞的場景忽成舊影。美國當地時間上周二(6月2日),音樂界為抗議/紀念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罷工一天,Lady Gaga亦取消新專輯試聽會加入緘默。
《Chromatica》初具雛形的時間很早,早于為Gaga拿到奧斯卡的《一個明星的誕生》原聲碟。她早有此意,在鄉村之聲的《Joanne》和power ballad風格的原聲碟之后, Gaga又重操2008年初出道時的電子流行老本行(《The Fame》)。據說晚間九十點收工后,盡情跳舞是Gaga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

Lady Gaga是今時代的大衛·鮑伊、麥當娜、邁克爾·杰克遜和Prince,身披舞臺王者的絢爛霞帔,懷揣一顆超級敏感的藝術家之心。我們對她的要求因此遠高于僅是一個“流行明星”。不管何種回歸,哪怕是回歸自我,也不會輕易讓人滿足。還會生疑,是技窮了嗎?
像時代一樣瞬息萬變,無法預測是Lady Gaga的本分。一度,她的奇裝異服風頭蓋過藝術家身份。但就在全世界都期待她比上一次更出格時,Gaga拿出R&B混合EDM的《Artpop》(2013),一舉獲得超越流行的交口稱贊。誰料次年她就改頭換面,忽而潛回爵士時代,頂一頭深褐色卷發和老爺子托尼·班奈特聯手推出《Cheek to Cheek》。以已故姑姑之名命名的《Joanne》躍步至原聲吉他和親密人聲的年代,用聲音講家族故事。看上去,近年來的Lady Gaga一直在復古。但她的復古涉獵廣泛,做什么像什么,把每種風格都做到好像唱了一輩子。
到今天,人們已經不會懷疑Lady Gaga即使出一張街頭說唱,也一樣能得到精髓。
但她這次不嘗新了。《Chromatica》是Gaga回到出發原點之作,制作主張似乎沒什么野心。團隊用Spotify海量播放1990年代House舞曲,刻意避免1990年代還沒出現的技術。他們要營造撫慰耳朵的聲音,讓具有時代感的聲音連通時光通道,使人跌落徜徉在熟悉的聲音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迪斯科文化又回潮,LGBTQ亞文化隨著熱門美劇《姿態》(Pose)回到主流視線。折手舞、變裝皇后和所有與深夜俱樂部的美、邊緣、貧窮、逃避有關的繽紛色彩,驚到21世紀的新人類。
和前輩麥當娜一樣,Lady Gaga也是這一支邊緣文化的擁躉和代言者。古怪、勇敢,唱歌就唱到傾盡全力,妝扮向來棄絕高級的冷淡,Gaga身上流著這一支的正宗血脈。

她的每張作品里都有這樣的歌,在《Chromatica》里是《Enigma》和《Sine From Above》。
當一夜愛人,做白晝小丑;祈禱閃電,但天空空無一物。Gaga的戲劇性和爆發力與朦朧神秘的呼喊結合,是永不失手的王牌。《Enigma》如同一出微型戲劇,她頸部凸起的動脈和飽滿的胸腔凝聚光束。舞池,燈光,人影剪動,彷徨自戀的美人們,強烈的渴望在反復的“We could be lovers, even just tonight”中吞沒整座俱樂部。
與埃爾頓·約翰合唱的《Sine From Above》是個驚喜。在沒有期待的情況下,尖細的funky節奏之后出現埃爾頓·約翰的聲音,年輕,美麗,和Gaga的聲音契合似一個人分裂出不同人格,如老港片里的美艷陰陽人,讓看過的小朋友幾十年不忘。最后,伶仃的貝司后涌入紛亂電子節拍,像透過彩色玻璃照進陰暗室內的光,在地面成迷離的光之池。
流行音樂界一直有個奇怪的標準:這張作品是否體現了歌手的真實自我?言下之意,唱民謠和搖滾的在袒露自我;說唱的都是深度自大、暴露狂;搞流行的就愛隱藏自我;玩電子的?合成器按鈕不通靈魂吧。
當年《Joanne》一出,立即被貼上Gaga“最私人作品”的標簽,因為原聲配器和清脆拍手聲嗎?如今等到《Chromatica》,樂評人們又一致公認《Chromatica》才是Lady Gaga“最私人的作品”。理由是:電子流行才是她的最愛,糾纏于名聲和自我,盛大與空虛之間是Gaga一貫傾力探索的主題。
關于流行明星“真實自我”的廢話,非常無聊。明星的人格,在ta創造的藝術形象里。越偉大,越成功,內含的“自我”就越充足飽滿。不把整個身心投入到歌里,怎么可能唱出感動萬千人的音樂?多變,不是因為善于偽裝,而是自我夠豐富,夠膽挖掘,才呈現出百變樣貌。
被第一首《Alice》“My name isn't Alice/But I'll keep looking, I'll keep looking for wonderland”感動,以為Lady Gaga終于要袒露內心的時候,你想得到什么?還不是很快被她的性感低語和強力假聲搞得目眩神迷,根本忘記了要尋找永無島。
最后一首《Babylon》,歌詞比較無腦,全是刺激感官的韻,冷漠又性感,一滴入魂,俱樂部和體育館皆宜。這樣的歌真爽快,也真讓人懷念,為都市人量身定做,一味周末縱情的良藥。
Lady Gaga再時髦先鋒,骨子里也老派。對錄音室專輯的重視程度和上一代歌手一樣,堅持要歌迷“按順序聽每一首歌”。Gaga不僅在這張專輯里重溫舊夢,還另有意圖:從巨星的真空地帶回到人間(盡管Chromatica被解釋為另一個星球),展示人性。

“如果你在聽專輯的時候感到痛苦,你要知道,痛苦是人性的表征,說明你的心還未破碎。你和整個世界相連,我們是一個整體。雖然你的一部分生活或許膚淺、機械、不獨立、不重要,完整的你畢竟正經歷完整的人類經驗。”
Gaga希望這張專輯治愈正和病毒搏斗的全人類。怎么治愈?太簡單了。當你聽到另一種語言(本有可能替代繽紛萬千的語言成為人類通往巴別塔時唯一的共同語言),腦袋里亂糟糟的聲音終于被抹去。如果這首歌無法抹去,就等下一首。舒適的寂靜解放身體,讓人想要跳舞。從第一首歌跳到最后一首,就是這么簡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