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寶寶打疫苗后腫了個包怎么辦?
2020-06-09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為什么接種疫苗后會出現反應?

接種疫苗后,身體會接觸少量病原,這一劑量非常少,不至于引起疾病。身體在產生抗體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免疫反應,其實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機制,并不是疫苗本身存在問題,恰恰說明這些疫苗是有效的,所以千萬不要錯怪疫苗哦~
疫苗接種反應有哪些?
一般,接種疫苗后24小時內,接種部位局部可能會出現發紅、腫脹和疼痛等癥狀,這種情況大多持續2-3天后會自行緩解,少數可以持續1周。如果接種部位局部腫痛明顯,家長們可給予寶寶局部冷敷處理。
那么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到醫院就醫呢?
持續發熱,精神反應不好;
腫痛的部位進行性增大,伴有肢體活動障礙;
腫脹部位局部可觸及波動感。

卡介苗一般在寶寶出生后3天內就接種完畢。它是一種由減毒牛型結核分枝桿菌制成的活菌苗。在門診,我們經常遇到家長說寶寶接種卡介苗的左上臂有膿包,有的還會破掉有膿液流出,擔心寶寶身體出現了異常,那么這些是正常現象嗎?


(1)接種部位反復結痂破潰,超過4個月不愈合或破潰直徑大于10mm;
(2)接種部位同側腋下有包塊,并且進行性增大,或者包塊表面紅腫破潰;


(圖片源于網絡)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免疫學組
作者:應文靜 孫碧君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臨床免疫科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