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通瞄準的這個千億產業,是江蘇“挺進深藍”的關鍵一招
“通江通海通上海”的江蘇南通,準備“迎風而上”。
6月8日,南通市舉行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并發布《南通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 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南通市獲悉,南通目標到2022年形成千億級風電產業集群,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成為中國“風電產業之都”。
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在會上表示,南通風能資源豐富。700多年前,民族英雄文天祥途經南通時,有感江風海潮,揮筆寫下了“風起千灣浪,潮生萬頃沙”的詩句。
他說,上世紀末,南通開始積極落實江蘇“海上蘇東”戰略,率先發展海上風電產業,先后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
徐惠民介紹,目前,南通規劃建設的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約600萬千瓦,已建成投產145萬千瓦,占全國四分之一。
徐惠民說,“海上風電看南通”的發展態勢正在加速形成,“一個新興的世界級風電產業之都呼之欲出”。
目前,南通已經培育出中天科技海纜、海力風電鋼結構制造等本土風電骨干企業,引進了中國海裝、上海電氣、龍源電力、華能集團等一批國內風電龍頭企業,形成了以風機整機和配套設備制造為主,涵蓋風電技術研發、施工建設、運營維護、大型設備物流等在內的全產業鏈體系。
本次會議的召開地如東縣,正是南通風電產業的“主力軍”。徐惠民介紹稱,如東正在打造全國最大的風電產業配套裝備產業園,還建有國內唯一的“海上風電母港”,能夠提供倉儲、運輸、安裝、運維等風電產業全流程配套服務,借此北上可覆蓋江蘇、山東沿海,南下則可服務上海、浙江、廣東地區。
他說,如東未來將成為東方的“埃斯比約港”。資料顯示,埃斯比約是丹麥著名港城,埃斯比約港是整個北歐重要的遠洋港。
目前,南通正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是長三角最富發展活力、最具投資價值的“網紅”城市之一。
徐惠民說,雖受到疫情嚴重影響,但南通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江蘇全省前列,特別是海上風電產業逆勢上揚,1~5月風電裝備產業增長超過60%,可謂“風景這邊獨好”。
澎湃新聞注意到,瞄準千億級風電產業,不光是南通這個江蘇“新增長極”的“小目標”,更是江蘇提振海洋經濟的一張“王牌”。
目前,江蘇海洋經濟發展和江蘇經濟大省的地位并不匹配。除了海洋經濟總量落后于沿海的廣東、山東、浙江以及福建等多個省份,江蘇沿海也缺乏經濟實力突出的“龍頭城市”。
GDP已經站在萬億門檻的南通,或將成為引領江蘇沿海崛起,“挺進深藍”的排頭兵。而千億級風電產業,正是一塊“壓艙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