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漢提出三年重塑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改進不明原因疾病監測
湖北日報客戶端6月8日消息,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審議了《中共武漢市委 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代擬稿)。《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的系統重塑;到2025年,努力建成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武漢中心。
武漢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的重塑,包括了應急管理、疾病預防控制和重大疫情救治三大體系,主要有完善七項機制、強化四項建設和補齊四項短板等15項重點任務。
在健全優化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中,武漢市提出,組建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委員會,區、街道和鄉鎮設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辦公室,配備衛健專干,居(村)委會設立公共衛生委員會。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改進不明原因疾病和異常健康事件監測方式,通過公共衛生疫情直報系統、醫院發熱門診觀察、預約診療、互聯網診療、藥品零售、第三方檢測機構等大數據監測,實時動態關注居民健康變化情況。此外,武漢市還計劃在全市中小學建立“校醫制”,把公共衛生安全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廠醫制”,建立群眾舉報獎勵機制,調動全社會參與群防群治。
在改革重塑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中,武漢市提出,提升市、區疾控中心的行政級別,市、區組建不少于1000人的精準流調隊伍,建設市疾控中心綜合實驗樓,集成P3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等,爭取建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傳染病防控中心。
在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中,武漢著力補齊疫情救治硬件、重癥救治能力、中西醫結合救治、緊急醫學救援等四項短板。武漢市計劃擴建市金銀潭和肺科醫院,在大武昌和大漢陽片區選址新建傳染病醫院。16家部、省屬(管)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傳染病區或傳染病房,推進中心城區10家醫院和6個新城區人民醫院或中醫院建設獨立傳染病大樓或改造建設傳染病病區。各區選擇1-3家基礎條件好的方艙醫院,作為預留應急場地,用于戰時緊急動員。依托同濟、協和等醫院,建設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等。支持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建設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空—地一體化急救中心,打造12分鐘醫療急救圈。
此外,在人才和組織保障上,武漢市還提出,二、三級醫療機構內科類專業醫師在晉升副高職稱前,須完成不少于6個月的公共衛生能力訓練。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主要負責人應具有預防醫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原題為《重磅!武漢三年重塑公共衛生應急體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