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稱故事丨川崎病
2020-06-09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meitujun 醫學美圖
- 川崎病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稱為黏膜皮膚淋巴腺綜合癥(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是一種全身血管炎癥。由日本醫學家山崎富作于1967年首次報告,后以其名命名此病。
川崎病最常見的癥狀包括無法用常規藥物治療的發燒(≥5天)、頸部淋巴結腫大、紅眼,以及生殖器部位、嘴唇、手掌或腳底長出皮疹。其他癥狀還包括喉嚨痛和腹瀉。癥狀出現后三周內,手腳皮膚可能出現剝落。川崎病最常見、最嚴重的后遺癥為冠狀動脈瘤。
川崎病的病因依舊未名,但許多科學家懷疑其可能是由一種特殊的病毒感染所致。目前的假說傾向于將川崎病當成一種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疾病。
由于目前病因未知,所以尚沒有針對病原的特殊療法。最常用的方法為使用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和高劑量的阿司匹林。如已并發冠狀動脈瘤,則需要進行抗腫瘤治療并進行長期追蹤。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