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肌肉骨骼經常疼痛?這樣運動真的能緩解
原創 溪子 醫學界風濕與腎病頻道

有一種看不見的痛,叫肌肉、骨骼痛!
風濕及肌肉骨骼疾?。≧MDs)主要表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關節疼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造成身體殘疾,甚至影響壽命。
兒童和成年人都是好發人群,通常由免疫系統故障,感染和關節、肌肉、骨骼逐漸退化等因素造成,也可以說RMDs是多種疾病的組合。據統計,有200多種疾病會引起RMDs,很多人被這種疾病“無情”折磨著。
有證據表明,運動和體育活動對RMDs患者有益,但最近有新的證據表明,高強度運動對RMDs具有附加益處。
在我們刻板印象中,很多肌肉、骨骼痛患者根本想都不會想去做劇烈運動,而RMDs往往合并多種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癥等,那高強度運動真的對RMDs患者有附加益處嗎?
近日,來自挪威公立大學阿哥德大學的Silje Halvorsen Sveaas博士在歐洲風濕病年會(EULAR)上,就RMDs合并癥患者的高強度運動療法展開了精彩的匯報,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中等強度運動和高強度運動如何定義?
Silje Halvorsen Sveaas博士首先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高強度運動:劇烈的心肺運動或肌肉力量鍛煉,當大家看到這個定義時,你可能會聯想到疲勞、疼痛和僵硬等癥狀。
代謝當量(METs)是以安靜且坐位時的能量消耗為基礎,表達各種活動時相對能量代謝水平的常用指標。可以用來評估心肺功能。1MET=耗氧量3.5ml/(kg·min)。
當某人的運動METs為4.9時,為中等運動強度;運動METs為6.8時,則為高強度運動。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家務勞動中,和孩子玩耍30分鐘(5.0METs)、搬/挪家具30分鐘(6.0METs)只能算中等強度運動,而清理地毯30分鐘(3.3METs)、園藝30分鐘(4.0METs)、遛狗30分鐘(4.0METs)、洗車30分鐘(4.5METs)連中等強度的運動都算不上。如果想在家達到高強度運動,還要更長的時間完成。
當然,這只是大部分人運動時的強度,在實際運動中,可能根據個人實際運動情況有所誤差。
在戶外勞動中,雖然打休閑排球30分鐘(3.0METs)、高爾夫30分鐘(4.5METs)、部分舞蹈運動(4.8METs)連中等強度的運動也算不上;但徒步旅行30分鐘(7.0METs)、打籃球30分鐘(8.0METs)、踢足球30分鐘(10.0METs)就是高強度運動,所以高強度運動也并非那么困難。
二、RMDs合并癥患者運動推薦
Silje Halvorsen Sveaas博士提到,RMDs患者往往合并以下5種疾病:
1.合并心血管疾病

A.對于大多數成年人來說,運動的好處遠遠大于其所帶來的風險
B.運動在一開始時風險最高
C.定期鍛煉可使24小時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50%
D.運動時發生不良事件的情況非常罕見
E.出現以下征兆/癥狀時停止運動
胸痛
腳步輕浮
心悸/心律失常
呼吸異常急促
(2)如果RMDs患者確診為心血管疾病:
A.推薦中等強度運動(最大心率的50%-80%)
B.運動禁忌證:
收縮壓>200mmHg或舒張壓>115mmHg
嚴重心律失常
但有證據表明,已經確診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進行高強度運動總體風險也很低。

研究結果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進行高強度運動和中等強度運動后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都較低,而比起中等強度的運動,強度較高的運動更能增加有氧運動能力和心臟保護作用。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優先考慮高強度運動。
另外,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會降低心率,但是并不會降低患者的最大運動能力?;颊咝枰獪y試自己運動時的最大心率,以此制定標準化運動強度。
2.合并超重
運動推薦:
A.重要的是要增加日常活動:能站著就別坐著、能走樓梯就別坐電梯、能走路就別坐車
B.建議運動項目:騎自行車,游泳,徒步
C.達到高強度運動,運動時需要記錄心率
3.合并骨質疏松癥
運動推薦:
A.選擇負重高強度運動,讓運動對骨密度產生最大影響,如跳、跑、快走
B.加強平衡練習,以減少跌倒的風險

在外科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進行一些手臂運動。
有研究對211例行膝關節置換患者(平均年齡64歲)進行觀察,發現64%的患者在術后3個月內開始運動,但非高沖擊運動(如足球,網球和高山滑雪術)。結果表明,關節快速恢復的能力與高水平的體育鍛煉有關,而BMI較高的患者運動較少,關節活動度評分較低。

5.合并附著點炎
有學者提出,高強度運動可能會使患者好發附著點炎,因此建議運動時要循序漸進,特別在運動熱身和結束時,應避免突然快速地伸展運動。
一項關于高強度間歇訓練對銀屑病關節炎患者疾病活動度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表明:患者在進行11周(每周3次)的高強度間歇訓練(動感單車)后,發現這項運動適用于銀屑病關節炎患者。
RMDs合并癥患者如何更好地適應高強度運動?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患者運動時環境安全;
2、運動開始和結束時需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和減少運動負荷(頻率、強度、時間等);
3、當運動時出現關節疼痛時:疼痛強度評分在5分以內都可以運動(總分0-10分)。疼痛評分小于2分運動是安全的;2-5分運動時可以接受的;大于5分就要避免運動了。
三、如何制定更系統的常規體育鍛煉?
WHO和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提供了國際公認的常規體育鍛煉(PA)建議(表1),并認為適用于炎癥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和脊柱關節炎)和骨關節炎(髖關節/膝關節)的患者。
表1 健康促進PA建議-成人

本文首發:醫學界風濕與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溪子
本文審閱:陳新鵬 副主任醫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