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十日游戲》:故事圓得不錯,愛情有點脆弱
注:本文有嚴重劇透
由五百監制,臧溪川導演,朱亞文、金晨、耿樂、劉奕君等人主演的懸疑劇《十日游戲》,是國內首部根據東野圭吾作品改編的劇集。《十日游戲》也是愛奇藝新開辟的迷霧劇場打頭陣的作品。會拿出當首發,想必劇集質量也不敢太差。

《十日游戲》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小說《綁架游戲》。這是東野圭吾20年前創作的小說,一開始在雜志連載,2002年出版。雖然《綁架游戲》以多重反轉著稱,但人物的扁平、基調的灰暗可能也會讓一部分讀者不滿意。2003年,《綁架游戲》被改編成電影《誘拐g@me.》,由藤木直人、仲間由紀惠主演。普遍認為,電影版的改編并不遜色于小說本身的質感。

改編東野圭吾作品從《綁架游戲》入手是相對聰明的決定:有東野奎吾作品改編的宣傳點,但又不是改編自大熱小說,對比、挑刺的人會少一些;其次,《綁架游戲》強情節、多反轉,本身也很適合于影視化。
《十日游戲》延續了小說最重要的構思——“假綁架”。游戲工作室老板于海(朱亞文 飾)突遭投資人沈輝(劉奕君 飾)撤資,沈輝的冷酷令于海不服。于海意外遇見沈輝私生女路婕(金晨 飾),兩人合謀了一場“綁架”意圖報復沈輝,在這個過程中兩人卻陷入愛情。順利拿到贖金后,于海與路婕傷心地分道揚鑣。

多日之后,路婕被發現死亡。于海才覺察到,雖然死亡的是路婕(依莎 飾),但他綁架的那個自稱是路婕的女孩,其實是沈輝的另一個女兒沈蕓(金晨 飾)。于海以為自己操控著這場綁架游戲,其實他才是這場游戲里的棋子。而這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在小說的基礎上,《十日游戲》還增加了另外一條敘事主線:警察吳宇柯(耿樂 飾)和女警苗佳(徐棵二 飾)負責偵破此案,在縝密的破案過程中逐漸揭露真相。

如此,《十日游戲》的敘事結構是雙線并行的。在于海這一條線索里,以線性敘事推進綁架游戲;在吳宇柯這一條線索里,警方從路婕被發現死亡開始調查。增加警察線很顯然是出于過審的需求,好在這一條線處理得并不突兀,耿樂飾演警察很令人信服,角色也不顯得單薄。兩條線索相互穿插、有條不紊,整個故事更顯得迷霧重重。
除了這兩條主線外,《十日游戲》也對沈輝的故事線做了延展,交待了他的前塵往事,合理化他不擇手段維護女兒沈蕓的動機,并且還蘊藏了劇集另一個大的反轉。對沈輝這一條線的填充,整體也增色不少。

客觀地說,《十日游戲》對《綁架游戲》的本土化改編是合格的,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小說人物扁平的毛病。只是從作品基調和主題看,《十日游戲》與《綁架游戲》可以說是截然不同。
在東野圭吾的小說里,這次綁架游戲都是女主角的父親策劃的,因為女主角不慎殺害了自己的姐姐(父親的私生女),女主角頂替姐姐被“假綁架”,將姐姐的死亡變成是被綁匪撕票,以此脫罪。這場綁架游戲的本質是“栽贓陷害”,是權勢人物如何一手遮天、偷天換日地剝奪他人的人生;參與這場游戲的人,無不是處于人性的荒漠地帶——他們對“游戲”的癡迷勝過于對人的共情與憐憫。
因此,《綁架游戲》的基調是冷的,人性是灰的。《誘拐 g@me.》更是如此。
如此“灰暗”的故事在國內的創作語境里顯得很不正能量。《十日游戲》反其道而行之。小說中,男女主角沒有愛,愛都是偽裝和游戲,是騙局的需要;但《十日游戲》里,于海和沈蕓假戲真做、愛上彼此了。原本是“栽贓陷害”的故事,最終變成了《嫌疑人X的獻身》式的故事——因為愛你我可以承擔一切罪、背所有的鍋。
沈輝因為愛女兒沈蕓,所以策劃綁架游戲,想將路婕之死嫁禍于海;沈蕓因為愛上于海,不忍心于海背鍋,想自首、自殺承擔所有罪過;于海因為愛上沈蕓,為了幫沈蕓脫罪,主動背鍋稱他“殺”了路婕……沈輝的動機尚可理解,沈蕓與于海短短相識幾天就愛得如此刻骨銘心,也不知是真愛的力量太強大了,還是編劇的強行設置太牽強了。

表面上看,《十日游戲》可自圓其說,它將所有不合理的地方都歸因于——愛。但如果細細推敲,于海與沈蕓的愛,與《嫌疑人X的獻身》石神哲哉對花岡靖子的愛又不可同日而語。石神的愛合乎邏輯、情理,更重要的是,符合石神巨大的孤獨。但于海與沈蕓短短幾天里的深愛是因為什么?因為于海有一個破碎的童年,沈蕓給了他幾天溫存?還是因為于海的外冷內熱,幫沈蕓做了許多偶像劇男主的舉動?總之,這愛來得太容易了,以至于兩個人愿意為彼此承受代價時,也沒有給筆者帶來多么洶涌的情感沖擊,而是“哦,原來故事是這么圓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挑出劇情中不少不盡合理的地方。比如沈蕓是“誤殺”路婕,她和沈輝大動干戈地布局,風險遠遠大于收益,得不償失,不符合人設;田鵬(倪大紅 飾)怎么就那么湊巧在沈輝家安裝監控;故事最后綁架游戲的參與者都“洗白”了,倒顯得他們一開始的作惡動機不夠有說服力,等等。
總體來說,《十日游戲》的改編不算差。如果觀眾只是想看故事完整、情節好看的劇集,那么《十日游戲》符合這一需求。當然,如果觀眾對懸疑劇有更高的追求,《十日游戲》恐怕還達不到“優秀”的標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