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杭州27歲小伙每天抽煙三四包患肺癌晚期,醫生:吸煙為主因
幾天前的一個下午,浙江杭州蕭山醫院呼吸內科門診來了一個面容憔悴的小伙子,病態的外貌和他不到30歲的年齡顯得格格不入。
別看患者小吳年紀不大,可卻已經是醫院的“常客”了,近兩年來,他已經門診就診78次,甚至連住院,都已經5次了。
小吳第一次住院是在2018年9月。到呼吸內科病區住院時,護士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潮”,一枚單身小帥哥。但讓護士們頭疼的是小吳經常神出鬼沒,一個不留神,人就不見了,總是偷偷溜出去抽煙。

27歲的他是因“咳嗽、咯血伴右胸痛2月余”入院的,入院后查胸部螺旋CT增強掃描提示:右肺中葉支氣管開口區、下葉多發底段支氣管增厚、狹窄,右下肺門強化腫塊。

記得病理切片出來的那天,小吳的父母是笑著來辦公室的,可結果猶如晴天霹靂,讓這個獨生子女家庭瞬間飄搖在風雨中。母親甚至嚎啕大哭,邊哭還邊罵:“這個不孝子,讓他別抽煙別抽煙,還每天三四包地抽……”
呼吸內科副主任陳臘青詢問病史后發現,小吳家里沒有惡性腫瘤家族史,父母、祖父母(二系三代)也都身體健康,自己也是小白領一個,沒有特殊職業暴露史,所以致病主因就是吸煙。
幸好,經過基因檢測,小吳獲得了靶向治療的機會,一直服藥治療,生存期已達17個月。半年前小吳還出現了腦轉移,目前病灶雖然控制穩定,但是他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質量很差,并且隨時可能復發。
煙草和癌癥
據呼吸內科毛洪剛主任介紹,香煙燃燒的過程中可產生數千種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6類:
1.醛類物質:這一類物質主要對人體的呼吸道有很強的刺激作用。
2.尼古丁:尼古丁是香煙中成癮的最主要成分,可以引起人體的交感神經興奮,同時對血管壁有損傷作用。
3.氰化物:也是有毒的物質。
4.放射性物質:引起癌癥。
5.致癌物質。
6.一氧化碳:俗稱煤氣。

1、呼吸系統損傷: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癌。
2、心血管系統損傷:心腦血管疾病是全球首位的致死和致殘原因,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引起死亡的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40%以上。吸煙和二手煙暴露是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可預防因素。吸煙可以導致心臟損傷,增加冠心病的風險。每天只吸1支煙,也會使男性冠心病風險增加74%,女性增加119%。
3、腦血管疾病損傷:吸煙可導致腦血管和頸部動脈損害,增加中風的風險。吸煙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5倍。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限越長,冠心病和卒中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增高越明顯。

醫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年支。舉個例子,假如一天吸20支煙,但是你吸了20年,就是400年支,可能得肺癌的發病率就增加了30多倍。像前文說到的那個小伙,年紀輕輕就得肺癌的,與過早的接觸香煙是有一定關系的。也就是說吸煙越早,可能得肺癌的概率越高,但總體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加,肺癌的發病率也在明顯增加。一般到了40歲以上,肺癌的發病率可能明顯增高,到75歲可能就達到最高峰。
還在吸煙的朋友,健康無價!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考慮考慮!
(原題為:《杭州27歲小伙查出肺癌晚期,母親嚎啕大哭:這個不孝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