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經濟新航向|完善經濟體制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
編者按:
5月18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新時代下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意義重大。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改革與轉型的關鍵期,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經濟體制改革上突破創新,構建更加完善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改革任務中的重中之重。
為此,澎湃新聞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邀請全國著名經濟學家圍繞《意見》,就推進新時代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目標、任務等展開相關解讀與研討,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希望這一組“解讀”文章,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及其走向。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正式公布,對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方向、任務和舉措進行了系統設計,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行動指南。中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帶來的全球經濟低迷乃至衰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央發布如何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意義重大。
此次《意見》明確了堅定走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制度方向,以及堅持市場化改革的解決思路,作為下一步改革的行動指南,對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節點上,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波詭云譎、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背景下,《意見》旗幟鮮明地為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了堅定指引,是我國進一步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的定海神針,是對全世界表明中國堅定不移堅持改革開放方向的莊嚴承諾。
《意見》提出的三個更高,提出了新時代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更高要求。更高起點,就是站在中國過去四十余年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基礎上,繼往開來,對于中國未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做出新布局;更高層次,就是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突破現有體制的障礙,破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更高目標,就是瞄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堅定地沿著“兩個百年”的目標,一步步落實,將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與這些新形勢新要求相比,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完全理順,還存在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等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加大,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轉型與治理難題在疫情后進一步加大。要在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突圍,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不斷在經濟體制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創新,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改革任務中的重中之重。
總結中國過去四十余年的經濟改革歷程,可以發現,無論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改革、價格市場化改革,還是外資引入、加入WTO、一帶一路倡議,都是通過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兩種方式,互相促進、互相補充、互相支持,對于過去我國經濟體制中阻礙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制度障礙進行了及時的清除,對于相關領域的經濟體制進行了改革和完善。正是在這一系列的制度變革和體制完善的基礎上,我們積跬步以至千里,取得了人類歷史上令人矚目的發展成績。如今,我們的國家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依然有很多的困難和挑戰,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如何在各種紅利下降的情形下找到新動能?現代化經濟體系怎么構建?如何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建立在經濟體制不斷改革和完善的基礎上,可以說,不斷深化和完善經濟體制改革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
《意見》的公布,為新時代下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提供了堅定指引。廣大中國經濟學人需要圍繞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問題予以深入研究:一方面,形成更加具體細致、更加切合實際、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案,推動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完善;另一方面,圍繞中國四十余年的改革實踐,提煉出具有國際影響的理論成果,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劉偉為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