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豆、豆、豆:怎么吃?
原創 臨床營養網 臨床營養網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廣東省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臨床營養網》簽約營養師。
擅長:管飼病人營養治療,熟悉糖尿病、腎病、肝病、痛風、腫瘤、高脂血癥、炎癥性腸病等及孕產婦、兒童青少年、特殊工種人群的膳食指導、能合理運用中醫食療處理營養相關問題。
大豆包括有黃豆、黑豆和青豆,大豆及大豆制品營養豐富,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一直是營養界極力推薦的食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明確指出:建議每人每天攝入40克左右的大豆或其制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得最多、吃得最多的肯定就是黃豆及其制品,普普通通便宜的黃豆衍生出了無數美味健康的食物,下面來看看我們是怎么吃黃豆的。
黃豆,是整粒的干豆子,與其他谷物一起煲湯、煲粥,能夠起到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生物利用率。黃豆也可與肉類一起烹調,如:黃豆燜豬蹄、黃豆燜牛腩、黃豆燜排骨等,這樣做出來的黃豆不散還軟綿可口,不像其他配菜那樣會稀釋肉類的醇香味,非常值得一試。

豆漿
豆漿是我們國人早餐餐桌上較常見的一種食物,跟油條是標配,但鑒于油條不那么健康,因此只適合偶爾嘴饞的時候吃一次,平日里豆漿配烙餅、包子、饅頭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營養師建議:喝原味不加糖的自制濃豆漿,干稀搭配,慢慢你會愛上原汁原味濃豆漿的香滑!豆漿作為早餐干稀搭配的一種,完勝白粥!而且對于經濟條件欠佳的人群來說,濃豆漿比純牛奶經濟實惠很多,是非常值得推薦的補充蛋白質和鈣的一款優質食物。
豆腐
豆腐是在豆漿里加入石膏或鹽鹵點鹵后制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傳統食物,可以說我們從小吃到大,百吃不厭。嫩豆腐容易散,適合蒸;老豆腐不易散可煲湯、燜、煮等,如麻婆豆腐、豆腐魚頭湯、香煎豆腐等;超級嫩的豆腐即豆花一般做為零食,建議加入少量的蜂蜜或紅糖水;超級老的豆腐即豆干一般用來炒,如豆干炒肉、攸縣香干等。油豆腐,是將豆腐切塊后在油鍋里炸出來,因為其不易變形、細致綿空、富有彈性,深受大眾的喜愛,但油豆腐畢竟是油炸食品,降低了豆腐的營養價值。豆腐是加入了點鹵制劑去除部分水分后制成的,所以單位質量的蛋白質和鈣含量都增加了,消化吸收率也提高了,對于素食的人群來說,常吃豆腐,特別是老豆腐,是個不錯的選擇。
豆芽
豆芽,跟大豆其他制品不一樣,豆芽屬于一種蔬菜,黃豆中不含VC,而發芽后的豆芽可產生大量的VC,生物效價和利用率大幅提高,抗氧化保健功能顯著增強。豆芽可炒可涼拌,是四季皆宜、經濟實惠的蔬菜,在其他蔬菜價格昂貴的時候,不妨經常考慮一下豆芽。
腐竹
腐竹,是將豆漿加熱煮沸后,挑出表面形成的一層薄膜經干燥而成。腐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有濃郁的豆香味,因其營養價值高、易于保存、食用方便,深受大眾喜愛。腐竹可葷可素,燒、炒、涼拌、入湯等都是非常美味的。
豆渣
豆渣,是生產豆漿、豆腐、腐竹等過程中的產生的副產品。以前一般都是丟棄或者喂養牲畜的。豆渣中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物質,如今被視為一種新的保健食品。家里制作豆漿剩的豆渣可以用來加入面粉做成包子、饅頭、餅等,也可以加點蔥、姜、蒜做成炒豆渣,吃飯時每人來一點,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既營養又保健的食物。
豆醬、豆豉、腐竹等屬于發酵豆制品
豆醬、豆豉、腐乳等屬于發酵豆制品,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該類豆制品經過霉菌的發酵,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更高,維生素含量更豐富(特別是產生了一般植物性食品所沒有的維生素B12),因此也是廣泛推崇的健康食品,但考慮到其鈉含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過多,或者作為調味入菜時應減少食鹽的使用量。
大豆渾身都是寶,常吃當然身體好!家里不妨常備著黃豆、腐竹、豆豉等,去菜市場買肉買魚時,別忘了帶點豆腐回家,不僅經濟實惠,更有益于健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