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滿足于在抖音看“老鮮肉”,老年健身開始動真格了
“2019年我們連續2次前往日本調研老年消費創新企業,調研企業中有2家中老年女性健身連鎖品牌,一家是日本高齡市場規模最大,連鎖門店1955家的Cuvres,另外一家是連鎖300多家的Alpen,根據我們的研究,日本老年連鎖健身企業至少超過10家;
日本社會深度老齡化極大的催生了老年群體對專業健身運動的需求,傳統散步、慢跑已經無法滿足老年群體更進一步運動鍛煉訴求,因此專業老齡健身企業應運而生,根據AgeClub與第三方平臺的調研,健身運動幾乎是城市每一位老年人每天都會進行的活動,我們認為隨著新老年人群出現帶來付費意識的形成,中國老年健身運動市場一定會出現專業連鎖健身品牌!”
——AgeClub研究團隊
在中國,健身行業已發展30多年,但目前依然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總體滲透率僅1%,發展創新空間很大。 近年來,相關部門和主流媒體不斷強化“全民健身”理念,健身行業發展較快,復合增長率較高,2019年突破人民幣1700億元;但同時,又因企業在內容創造、運營和服務能力等方面欠缺,不少問題暴露出來。
一方面,健身行業飛速發展,傳統健身房、線上健身、健身APP、細分垂直健身等,發展業態和形式多種多樣,資本不斷涌入是這個行業市場潛力的有利證明;
另一方面,競爭激烈、行業不規范、疫情影響等因素導致關店潮。
整體而言,行業處于整體向好發展的“陣痛期”。疫情的突發,加劇了陣痛,也加速了行業的成熟,成為一個時間窗口,從業者抓緊在洗牌和重構期搶奪用戶,用內容和服務留住老用戶,吸引新用戶。 目前我國健身行業已然“觸底”,即將“反彈”。AgeClub認為,在全民健身總體趨勢之下,中老年群體的專業健身需求需要被進一步挖掘和釋放,這背后蘊藏很大的商業潛力。
根據騰訊去年對八個城市數萬中老年的調研統計數據,中老年人最廣泛參與的社會活動是運動健身和旅游,分別有 70.1%和 67.4%的中老年人參與過,廣場舞排在第三位。

中老年有錢有閑,更有毅力,需求更強,目前市場上專門針對中老年的專業健身內容嚴重短缺,中老年運動健身會是一個好的突破口。 如何挖掘中老年健身運動背后的消費升級需求,做好運營服務,將成為健身行業爭奪中老年用戶的關鍵。
1
疫情宅家使需求暴增,中老年健身滲透率提升
上海體育學院在去年中旬針對社區1500名老人的運動健康需求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75.71%受訪老人平時鍛煉項目以步行為主;
66.10%的受訪老人表示需要專業的室內健身場所,其中34.19%老人表示非常需要專業的室內健身場所;
整體而言,首訪老人均認為,鍛煉方式較為單一,適合老人的室內健身場所不足。
在疫情之前,已有越來越多社會和商業機構關注到老年群體健身運動的巨大需求。

疫情突發,讓本來擁有大量穩定戶外運動量的中老年一時間無所適從。他們被迫宅家,健康管理意識和運動健身需求暴增。
作為易感人群,中老年更需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他們比以前更加關注自身健康。
中老年也重視外形,他們的愛美意識增強,尤其疫情期間長胖的中老年,有減肥需求。
但放眼整個健身行業,專門針對中老年需求的市場行為和產品還相對較少。
“供需不平衡”之下,中老年積極主動尋求健身方法。
對于“非觸網”老年群體,他們可以詢問兒女孫輩——疫情讓他們有了更大的互動和陪伴空間;對于積極觸網的新老年群體,他們查詢百度、接收微信公眾號的推送、觀看短視頻直播平臺上的專業健身教學。
疫情期間,中老年在健身領域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已經有連鎖健身房和線上健身APP意識到了中老年用戶的重要,開始積極對他們張開懷抱,取得的效果也不錯。比如原來面向年輕人的樂刻和Keep。
樂刻看重增量市場,“只要有運動需求的人都是目標用戶”。
傳統健身房因“門檻高、離家遠、不方便、無社交”等,把許多有專業健身需求的中老年拒之門外,他們只好選擇公園和廣場等場地。 而樂刻針對此降低各種門檻解決痛點,開設“離家近、價格便宜”的健身房,積極與第三方合作,更有針對性地為中老年提供場地、內容和服務。
“要提供場地、場景、更低的門檻,讓更多中老年運動起來。”
“如果用戶需要,我們甚至能把廣場舞做到最潮、最健康。”
在費用方面,樂刻設置了“99元包月,24小時營業,不設浴室,沒有前臺”的小而美模式。 業內人士分析,年卡等預付費模式對中老年而言,不符合消費習慣,因此不易被他們接受;而按次付費、包月服務等,讓中老年“試試”的機會大大增加,逐漸形成健身習慣后,消費意愿和頻次也會逐步提高。
在樂刻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中,也不乏專門針對中老年需求、傳播積極正能量的內容。

而近日剛被披露已完成8000萬美元E輪融資的Keep,已擁有2億用戶,意圖是覆蓋全年齡市場。
從去年開始,Keep公開表示要開發中老年群體、醫藥等領域——突破中老年群體,推出中老年運動定制化內容,比如康復課程、心腦血管方面課程。
疫情期間,哈爾濱就組織老年體育愛好者學會使用Keep等運動健身手機軟件。有老人在家看見孫子拿手機戴耳機,邊看視頻邊做運動,好奇地跟著學習,下載軟件。
中老年看重社交和話題,不僅自己堅持鍛煉,還在微信群分享軟件,帶領群友跟著軟件里的視頻學習,交流使用心得,分享經驗,甚至還會暗中“較較勁”。
對于中老年群體,往往突破其中一個小團體KOL,就能迅速“拿下”一群用戶,他們的口口相傳效應驚人。
此外,各官方組織、老年組織、主流媒體,也在疫情期間更加重視老年健身方面的引導。

消費升級、健康意識加強、官方宣傳,三方面因素促進之下,中老年群體健身需求不斷覺醒。
有研究人士表示,以前60歲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年輕人、中年人區別明顯。但隨著時代發展,邊界逐漸打破,加上老年人、尤其是新老年活得更通透,更愿意取悅自己,經濟條件相對穩定的積極新老年,他們新的消費觀念和生活理念逐漸形成。
事實上,到健身房擼鐵、瑜伽、跳操,正在成為很多一線城市新老年的選擇。
2
線上健身成趨勢,中老年群體是主力增量市場
《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運動人口總數突破7億人,占全國總人口數一半以上。而在互聯網技術紅利帶動下,互聯網體育人口迅速崛起,達3.5億。
此前已有數據顯示,運動健身app用戶多為收入較高群,且這其中,中老年用戶雖目前占比較小,但增速最快。

而經過疫情“洗禮”,一大批中老年用戶在各種網絡手段作用下,觸達到以前被年輕人占領的“線上健身”領域。
首先,各類運動健身APP在中老年群體的滲透率極大提高。
QuestMobile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快速上漲至 8928 萬,同比增長了93.3%;運動健身,心率檢測、睡眠健康等等APP用戶規模也發生增長,健康管理App月活用戶突破2405萬,同比增長152.8%。

本來,線上運動健身類app主要用戶群體為較高線城市年輕群體。疫情之下,用戶滲透率進一步下沉,同時用戶年齡層也有所提升,許多中老年用戶為自身健康考慮,宅家期間學著使用健身類app。
在Keep、咕咚運動等運動健身類APP中搜索“中老年”,出來的話題、文章、動態等越來越多,中老年健身需求顯著。
在某運動APP的話題討論中,關于中老年的運動健身討論激烈:
想看對50多歲中年人運動的建議;
有沒有適合七十歲老年人的整套動作?
運動數據真的有用,我爸媽“打卡”可勤了!
57歲的媽媽想減肥,特別是肚子肉;
有針對太瘦的老人的增肌建議嗎?

目前,有關中老年運動建議、誤區科普、針對肩周炎如何鍛煉、中老年減脂等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健身類細分內容越來越多。
其次,疫情縮短用戶教育時間,中老年快速習慣觀看運動健身類短視頻和直播。
受疫情影響,傳統健身房積極自救,紛紛開啟線上直播和短視頻教學,與快手、抖音、西瓜視頻、騰訊等展開合作。
超級猩猩的賬號,最高人氣時有19萬人在線觀看;
樂刻運動在快手、抖音上線的視頻教學,播放量一個月內突破20億,征集視頻8萬多條;2月初,樂刻團課直播在抖音快手免費上線,服務人次超3000萬。
“免費”和“公益”帶來的巨大人氣中,有許多是新增加的中老年用戶。
無奈“被困”宅家,加上短視頻平臺對中老年群體的進一步滲透,這兩個前提,讓“線上健身”類的各種內容頻繁觸達中老年。
53歲的李女士本來是小區廣場舞的領隊,疫情之前,每天晚飯后,她都要和姐妹們一起跳兩小時廣場舞,順便聊聊天——這是她半退休生活里比較重要的一環。
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在家也沒有跳廣場舞的集體氛圍。“運動量大幅減少,身體哪哪都不松快,很難受。”李女士告訴AgeClub,以前經常在糖豆看廣場舞,現在卻變成了在抖音或快手上跟著短視頻教學跳保健操。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大量健身課在線上直播,“免費”的低門檻也成為吸納更多中老年用戶的關鍵切入口。
當“免費”一定時間后,用戶習慣養成,再探尋“付費”模式。比如樂刻,在疫情逐漸穩定后,推出“年卡99元、月卡28元”的直播間健身課程,2個月內線上付費用戶超過3萬人。

第三,短視頻平臺上的老年健身KOL成為中老年群體的目標和方向。
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越來越多擁有多年健身習慣的“老鮮肉”活躍著,他們樹立標桿,成為中老年運動的有效動力。
70歲的楊新民已經健身了三十多年,健身讓他獲得健康和年輕心態;83歲的“潮大爺”王德順從50歲開始健身,每天兩小時以上,“總是忘記自己的年齡,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老”。

在這種“線上化”過程中,新的人群和新的健身場景逐漸形成。而“居家健身”的流行,為中老年接觸更好的健身教學創造了機會。
3
居家健身流行,如何精準抓取中老年需求?
“居家健身”的趨勢因為疫情更添一把火。 近兩年來,淘寶天貓平臺涌入大量消費者購置大型健身器械,人數規模持續擴大,增長速度較上一年有大幅度提升,“在家健身”正流行。
而疫情期間,相關數據增長更加明顯:
新浪微博發起“宅家健康運動計劃”話題,短短幾天便獲得6.2億次閱讀量;
快手上線#宅家也愛做運動#、#客廳健身房#等話題活動,累計閱讀 12.8 億次;
抖音話題“宅家運動會”點擊達19.8億次,用戶上傳視頻68000條。

各平臺“居家健身”相關話題中,專門針對中老年的定制化內容越來越豐富,側面反映出中老年用戶和需求的增長。相對于年輕人,簡單易學、和中醫相關的內容更能引起老年的興趣。
此外,宅家健身也讓家庭類健身器材等相關產品銷量大增。
各品牌的跑步機在近幾個月內迎來銷量的直線攀升,啞鈴、杠鈴、家用劃船機、家用動感單車、“倒立神器”等健身器材也受到越來越多關注。
過年期間,有超過1.1億人搜索了運動相關的各種產品,健身硬件幾乎賣空;京東的跑步機銷售排行榜上的前幾名累計銷量都超過萬件;
一些賣跑步機的商家抓住此次機遇開始直播賣貨,打開淘寶直播,僅“精選”位上的健身器材直播間至少有五六家。淘寶評論顯示,不少走步機產品都是買給老人使用的。

健身行業在傳統年輕用戶的紅海競爭中,容易到達天花板產生發展瓶頸。而“家庭健身”是一個拉攏用戶的重要機會點,尤其中老年群體,是毫無疑問的增量市場。
但目前,專門針對中老年健身運動需求的產品并不多,廣場舞也僅僅聚焦一種形式,滿足不了老年用戶豐富、多元、正在急劇擴大的健身需求。
與國外相比,中國中老年健身大部分集中在廣場舞、公園器械運動上,“供給”明顯不足。如何豐富中老年家庭健身產品,提升中老年家庭健身品質,是相關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全新藍海市場。
(1)中老年健康需求加速相關科技產品更新換代
在健康需求方面,“可穿戴智能設備”的熱度進一步增加,且科技要求進一步提高。
因疫情中的健康需求,智能手環的“智能程度”進一步提升,除了之前的記錄步數、睡眠質量等功能,現在,更多廠家開始加入了血氧飽和度監測功能。計算出血糖濃度值等,這些對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等中老年人群檢測自己的身體數據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家庭健身市場高速增長,小米、華為等硬件廠商,KEEP、myShape、樂刻等互聯網健身機構等,都拿出更大誠意。
(2)游戲化交互可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
對于老年人來說,為其開發一些運動量適中、充滿趣味性的健身游戲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還能幫助益智、防止老年癡呆。
與Switch的《健身環大冒險》在年輕群體中流行類似,中老年也有他們喜愛的趣味性健身類游戲,比如《Wii Fit》,通過一塊 Wii 平衡板,用戶可以體驗瑜伽、俯臥撐、呼啦圈、體操、足球等四十多種健身游戲。平衡板中有壓力傳感器,玩家還可以借助它來監測自己的體重。
由于這套游戲的運動量不劇烈,它成為不少老年人康復中心的恢復設備。

(3)陪護功能相關產品具有極大市場潛力
相比服務年輕人群的健身房,老年人的健康和陪伴,需要更細致、更具針對性的產品來滿足。
比如挪威的創業公司Motitech,被看作“老年版的Peloton”,其創業團隊主要針對北歐的老年人市場。
在老年人騎單車的過程中,Motitech并不是播放直播課程,而是播放老年人童年時代的生活或熟悉的地點。通過這項技術,用戶可以訪問老家鄉,熱門度假目的地,其視頻庫目前收藏了來自全球的1700個視頻。

在騎行姿勢上,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狀況,可以選擇雙腳蹬或者手蹬,這也是為老年癡呆癥的老年人特意設置,并通過能喚起他們回憶的場景來緩解癥狀。
上線六年,Motitech的產品已經推廣到包括北歐,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在內的七個國家的350個城市。其案例顯示,Motitech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增加活動能力,改善睡眠,加快康復和改善心理健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