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娛樂圈不良風氣,究竟還要持續多久?
作者:文金月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東代表團5月23日舉行小組會議。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文化產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宋文新在發言中重點提到“飯圈文化”,建議對娛樂界不良風氣進行整頓,引導演藝明星成為“正能量偶像”,擔負起引導未成年人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責任。
提議引發熱議,審視娛樂圈不良風氣的種種,確實形成已久。那么,究竟娛樂圈不良風氣還要持續多久呢?
娛樂圈

百度對于娛樂圈的解釋為:娛樂圈又常稱為演藝圈、演藝界、娛樂界、歌手圈等,是泛指從事表演藝術方面事業的人的群體及其生態環境。一般認為專長于電影、電視、相聲、小品、歌唱、舞蹈等藝術的人士都屬于演藝界。
娛樂圈究竟起于何時已無法考究。但是商業化的中國娛樂圈應該始于70年代的香港和臺灣,那個時候就有明星一說。而那時候的內地演藝圈還是編制化的,并未放開,直到80年代才開始慢慢放開。總的來說,中國的娛樂圈大概經歷了四十多年的歷程。
娛樂圈本身是帶來娛樂的圈子
但娛樂中仍需向大眾傳遞的應是正能量
可圈內不良風氣日益見長的局面卻是我們真切感受到的
我們想要問一句
口口聲聲說著不想占用公共資源的娛樂圈藝人們難道不是正在占用著公共資源嗎?
娛樂圈不良風氣現象正在不斷地影響著大眾
娛樂圈不良風氣現象
明星開撕大戰上演總能博人眼球

5月21日,明星鄭爽在綜藝《讓生活好看》提到“我搞不定上海男人”,有網友疑似是在內涵前任,隨后胡彥斌也發文似回應道“我搞不定東北女人”,之后又連發出幾條微博表示“不想再有任何瓜葛了”直指鄭爽,此事引起爭議,也引起雙方粉絲之間的爭吵。有指責鄭爽節目中不該提到這方面,甚至對她上升到人身侮辱,精神性格分析;有諷刺胡彥斌是在借鄭爽炒作;有路人默默吃瓜坐等當事人鄭爽回應的等等,人們對于這種娛樂新聞的關注度很高,微博熱搜掛了兩天,鄭爽遲遲沒回應事情熱度也才漸漸降下來。
明星情感紛爭,各種矛盾互撕,總能引起人們關注度,當作茶余飯后的聊天話題。明星藝人們情感上的私事總會放在公眾平臺上去議論,自知自己影響力的明星卻毫不忌諱的把一些本就會引起爭議的事情堂而皇之的擺在公共平臺上訴說。
營銷過度炒作
買熱搜引起關注成為常態,又是哪位明星的身材、臉蛋上了熱搜,或又是穿著打扮等等外貌條件都會占據熱搜席上,出于好奇點開發現不過平平,評論卻是很多營銷號帶節奏,要么捧上天的夸贊,要么毫不留情的拉踩諷刺;每逢新戲將播,想劇火的初心是好的,但營銷太過很容易引人反感,傳緋聞炒作戀情是娛樂圈慣用的套路,吸引一大波劇粉前來圍觀;綜藝節目惡意剪輯制造矛盾炒熱度,比如說最近火熱的青春有你2中的一些剪輯:團內爭C位、rapper事件、訓練意見不合場面,互看不順眼、各種夸張表情等等剪輯手段來引起話題,都讓這個綜藝有了看頭,為此綜藝帶來流量,而本應該以實力出圈的記憶點卻很少。

營銷是為了更好的推動知名度的提升,但娛樂圈的營銷讓人看了心累,各種不必要的熱搜使得本應該受到關注的事件被掩蓋在其中,正真需要我們關注,引人反思的社會問題事件得不到曝光量、關注度,我們的注意力一直被娛樂圈里的人和事吸引著。
明星負面新聞纏身卻依舊活躍在熒屏
品行不端藝人仍然活躍于熒屏,偶像明星天然的光環讓粉絲自帶濾鏡,即使喜歡的明星有負面消息傳出也一如既往的支持他,甘愿為他洗白。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傳遞正能量,做好社會的好榜樣是責任,可負能量的藝人明星們卻依舊在大眾視野里出現。
藝人之所以成為明星,享受粉絲對他的喜歡與追逐,是因為他們有值得喜歡的點,而負面新聞纏身依舊不聞不問不澄清,還招搖的活躍于熒屏。

對于喜歡他的人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
藝人與實力作品不相匹配的片酬
藝人職業辛苦程度在各行各業中都算不了很高,但他們卻拿著高額收入,在以流量至上的今天,藝人有流量,有粉絲愿意為他花錢。

投資方也很看中藝人身上的流量,代言費、影視劇費、出場費等漫天要價,卻依舊深得投資方喜歡,而實際的作品卻與他們的收入并不匹配。
想做明星,可以名利雙收,被那么多人喜歡還有高收入的價值觀不知不覺的影響了很多人,特別是青少年,“顏值即正義”“流量是收視保障”的觀點不斷被中國娛樂圈里認可,作品搞不好也可以的現象讓我們唏噓這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嗎?
娛樂圈不良風氣在此只列舉了幾條
但娛樂圈的不良風氣
體現不僅僅表現在這幾條上
風尚習氣是一種習慣、風格
現象呈現形式多種多樣
飯圈文化中的混亂
明星間本沒什么糾紛,可飯圈卻總會比較各家明星,動不動粉絲間就開始互撕,互相看不順眼,言語惡劣,上升到人身攻擊;

粉絲追明星過度,有粉絲機場瘋狂接機擾亂交通秩序,有粉絲花大量的錢刷數據為自己喜歡的明星打榜等;黑粉現象在飯圈也很明顯,給明星p遺照、彈幕辱罵明星、豆瓣惡意打低分等等層出不窮。
飯圈本是一群喜歡藝人明星的人聚集在一起,喜歡著相同的偶像,是一種心靈相通的感覺,但現在的飯圈卻不知不覺的變了味,明星偶像需要的是粉絲喜歡他的作品,作品是真正優秀的,而不是腦殘粉的瘋狂,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有時甚至傷害他們。
不良風氣為何在娛樂圈尤為突出?
不良風氣社會各個領域或多或少都會有,但娛樂圈的不良風氣怎么就我們看來尤為突出呢?
娛樂圈本身的商業化,利益的趨使

商業爭斗,各大公司,藝人存在競爭,簽對賭協議現象也是常見的事情

娛樂圈背后的資本操控。為賺錢,擠掉了原本可以由好演員出演打造成好劇的演出機會!娛樂圈現在變成了不看演技看粉絲,不求質量求數量,劣幣驅逐良幣的圈子。娛樂圈很多時候都是擁有一個好的公關團隊和背后強有力的資本是多么重要。在娛樂圈這個現實的世界,打工仔在資源咖面前啥也不是,粉絲一個個活人干不過一大批水軍。
娛樂圈本身的吸引力,“神化”了明星
在今天這個娛樂業蓬勃發展的時期,娛樂圈對于很多人來說是神秘的存在,離我們的生活似乎很遠又似乎很近,明星藝人們展現給我們的都是光鮮亮麗的形象,在我們心中是美好的,一旦有缺點生活中的不好習慣出現在明星身上就能掀起一陣風波。

比如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吸煙,但作為明星的張藝興吸煙就會引起很多人的震驚,偶像還會吸煙?
娛樂圈里從事的工作帶有極大的傳播與放大效果
人們娛樂的方式主要以看電視劇,電影,歌曲等形式,這些都是娛樂圈的產物,各種明星代言的產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明星或多或少會潛移默化的在影響著我們,經常活躍于我們視野下的明星,知名度高,一舉一動獲得的關注度自然就高了。

一言一行的放大效果都很明顯
群眾情感心理的寄托

把偶像當成情感的寄托,傾注自己的情感,陪伴偶像奮斗,是自我滿足的心理需求;自己能感受到包裝下的明星光鮮亮麗,是人們羨慕的對象,是自己理想化的人,“媽媽粉”“女友粉”“姐姐粉”等等稱謂,都是人們對于偶像的心理寄托,粉絲們想要維護好自己的偶像,想保護好自己心底里的那份期許,容不得別人半分對于偶像的謾罵、詆毀等。
娛樂圈不良風氣何去何從
如果繼續讓娛樂圈不良風氣猖獗,誰能還我們一片娛樂凈土?
娛樂圈是時候要好好整頓下了,比如發揮明星示范正能量效應,不可否認,明星藝人們自帶的影響力確實很大,如果他們能端正態度,傳遞積極的力量,我們的社會也能更好的發展;對于豆瓣娛樂組和微博營銷號的帶節奏,造謠等進行整頓,整頓買水軍現象,不能為了黑而黑,為了火而火;藝人先有德,劣跡藝人不可用;娛樂公司的運營模式需要改等等措施,都可能會改善娛樂圈的風氣,關鍵是有改善整頓娛樂圈風氣的心,采取行動實施改善,還我們一個正能量,好風氣的中國娛樂圈。
期許
娛樂圈正在更進一步的影響著青少年們
影響著中國的下一代
如果中國的娛樂圈風氣還不改善
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造成多大的影響不可想象
作為明星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帶給受眾好作品,同時,作為公眾人物,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作為公眾人物必不可少的條件,明星之所以可以成為明星是有很多人的喜歡在支撐。
明星
光有好看的皮囊,沒有作品的加持
不管多么高的營銷手段,終究是繡花枕頭一個
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傍身,也只會是曇花一現
娛樂圈不良風氣不斷積壓會像一個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中國娛樂圈不良風氣究竟還要持續多久?是我們的發問。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