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下加拿大教育點滴,“非常”時期下的“如常”
5月27號,周三。早上7:46,手機屏幕亮起。那是一個叫做Seesaw Class的App推送。頭兩行顯示是來自Cindy Westra的信息摘要:“Good morning! Here is the plan for Wednesday……” (早上好,這里是一份周三的計劃……)
我和兒子Marc、女兒Yvonne,一家三口住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簡稱曼省)。曼省位于加拿大中部,是夏季日照時間最長的省份之一。由于剛巧處于橫貫加拿大的中間點,因此又被稱為“加拿大之心”。Marc在一家叫做Ecole St. Avila的法語學校上一年級。前面的這則推送,就是他的班主任Cindy發過來的當天作業計劃。

曼省以冬季寒冷、夏季日照最長而著名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新冠疫情蔓延到北美差不多是3月,我們所在城市的Pembina Trails教育局從3月16日開始停課。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娃經歷了一小段時間的“散養”狀態。從個人來說,一下子兩個娃停課在家,我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而學校方面,也從未經歷過這樣的特殊時期,到底是采用網課還是別的方式,也似乎并沒有預案。
然而這樣的情況很快就有所改變。停課在家的前兩個星期,學校陸續發郵件通知我們下載相關的軟件和App。剛才提到的Seesaw Class就是其中一種。
每天早晨7:30到8:00之間,手機上的Seesaw Class會收到班主任發來的當天需要完成的任務,通常會有法語、數學、體育、音樂以及趣味實驗中的3或4項。這些任務通常由各門課程的任課老師用英法雙語寫成(用英語主要是照顧到不會說法語的家長),都有各自非常詳細的指導說明(有的老師還會配上一段Youtube視頻或音頻說明)。題目并不難,基本上半小時到40分鐘都能完成。

Marc和Yvonne在Seesaw Class的軟件上學法語
與此同時,其他方面的配套內容也迅速跟上。Epic是一個課外閱讀的軟件,原本是收費的,現在也免費向學生開放,登錄后會記錄每個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微軟的Team視頻會議軟件,則可以通過屏幕給小朋友授課,四人一組的視頻小班;由于每周都會更新時間表,家長可以通過Doodle的預約系統,根據自己的工作安排來選擇課程時間,多了很多彈性。

Epic軟件可以為孩子自動朗讀英文故事
在很多中國人眼中,似乎總覺得加拿大人做事情慢人一拍,但就我本身的體驗而言,加拿大對于這次疫情的反應可以稱得上有序而迅速。
郵件中的溫暖
相比小學的有序部署,女兒所在的Agassiz Childcar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托班)則顯得更親切和有人情味。由于疫情剛開始時,小學受到教育局的管理統一停課,而Childcare的管理權,更多由學校的管理人員自行決定。在這整個過程中,我一直收到學校的郵件通訊,不斷被告知當前的情況變化、政策變化,并征詢我們家長的實際需要。
在加拿大,很多公共層面的溝通都是通過郵件,這也是了當地的一種文化。相比微信群而言,郵件通知更加私密,也避免打擾。很多剛來這里的華人不習慣用郵件,常常抱怨加拿大人怎么不重視,等等。

來自Pembina Trails教育局的郵件截屏
Agassiz的郵件也是如此。
第一輪郵件是疫情剛開始時,學校詢問是否需要繼續送Yvonne去托班。有的家長可能因為工作的特殊性,比如醫生或者護士,必須工作在第一線,他們仍然需要托送的服務。然后,托兒機構根據家長的反饋,相應縮減了班級的數量。加拿大公立托班的老師和孩子遵循1:8的人數配備。這時候還有兩個老師值守,所以托班的孩子也不能超過16人。
第二輪郵件則是告知仍然送孩子去托班的家長,學校采取了哪些防疫措施。我就在這個時候,專門和Agassiz的管理者Laureen做了一個訪談。訪談是在3月份進行的,這個時候,學校已經做好了隔斷,提醒每個進入的家長洗手;每天都會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的消毒液,給玩具和設施做清潔。
由于無法預測疫情何時結束,學校又發郵件,讓我們可以預約時間去取回孩子的衣服、鞋子。同時,學校還告訴我們,預先繳納的托班費用,可以按照天數折算,返還給我們。不過我選擇了把費用捐贈給了學校,謝謝他們在極端情況下對孩子們的照顧和付出。

Marc和Yvonne一起上網課
其實不止是Agassiz Daycare,幾乎所有的學校、教育機構,乃至商家,都通過這樣一輪輪的郵件,讓我們能夠持續了解學校和孩子的狀況、商場的狀況以及整個疫情的狀況,這讓我們感到非常安心。
就在這篇文章寫到一半的時候,我又收到Laureen的郵件,說Agassiz Childcare有望在6月中旬重新開放。這真是一個好消息。
“如常”最難得
在國內疫情剛剛暴發的時候,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段感想:“海外的生活其實談不上光鮮,很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難能可貴的,僅有‘如常’二字而已。”到后來,疫情蔓延到北美,我仍然沒有改變這個觀點。偶爾也會有國內的朋友發消息來問候。聽說我這兒一切“如常”,反而有點小“失望”。
剛停課在家那一陣,我還是會帶他們去附近的兒童樂園玩,秋千、滑梯、Monkey Bar(一種供兒童攀爬的單杠爬架),等等。在這里并沒有“封城”一說,只是鼓勵你減少出門。后來兒童樂園也貼上了警示標志,我們也就不去了。我在家里的前院,修剪了一棵大樹,自己做了個秋千,也算彌補了一下孩子的小愿望。

在自家前院做的秋千
學校的作業每天花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做完,其他時間也要陪孩子打發。我對孩子成長的愿望無非是三個:1. 學好語言,2. 練好身體,3. 動手能力。
我之所以給他們報名法語沉浸學校(French Immersion School),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從小學會中文、英語和法語。我并不覺得小學時候需要學多少“知識”,反而多掌握幾門語言,能夠幫助塑造孩子的思維和人格,成為真正通行世界的“護照”。
我所在城市有個311的市政網站,每個季度都可以為孩子申請好多課程。今年我也申請了不少,除了延續去年的冰球和游泳進階課程,還有給兒子和女兒分別報的NBA和舞蹈夏令營等。不過現在,這些課程由于疫情都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去公園騎自行車、在家玩我的健身器材和Wii里面的體育游戲,兩個娃也照樣樂此不疲。

Marc在練習冰球

Yvonne騎著小自行車
也許上海已經是夏天了,但是向來寒冷的加拿大才剛剛進入春天。這個季節,加拿大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打理院子。我已經給兒子布置了兩個任務:修理籬笆和撒草籽。6歲的他現在已經能夠熟練使用手槍鉆和操作撒籽器。



兩個孩子在家里勞動
截止到5月28日,曼省總共確診病例292人,康復267人。去超市或者銀行,停車場的車輛已經恢復了往日的七八成。只有在非常的時期,才會發現“如常”的可貴。
希望兩個孩子都能“如常”成長,成為一個快樂的平常人。
(作者朱明鶴為前媒體人、跨國公司管理人員,現居加拿大曼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