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信集團混改:海信視像控股股東擬引入戰投,國資或放棄控股
又一家電巨頭海信集團啟動混改。
5月28日晚,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信視像,600060.SH)、海信家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家電,000921.SZ)雙雙發布公告稱:接到海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信集團)轉來的青島市國資委《關于印發〈海信集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青國資委[2020]77 號)(以下簡稱“《通知》”),《海信集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已經青島市政府批準,請按照企業改革改制工作要求,依法依規按程序推進實施。
上述公告稱,本次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海信視像、海信家電控股股東青島海信電子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信電子控股”)為主體,通過增資擴股引入具有產業協同效應、能助力海信國際化發展的戰略投資者,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和市場化的公司治理結構。如海信電子控股本次增資擴股成功征集到合格戰略投資者,可能導致公司由青島市國資委實際控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海信集團是海信視像、海信家電的間接控股股東。在此次交易前,海信電子控股持有海信視像30%股份,是其控股股東。海信家電的背后同樣是海信電子控股。海信集團公司作為海信電子控股的參股股東,間接享有海信電子控股所持海信視像權益,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9.99%。而海信集團則全資隸屬于青島市國資委。
按照海信集團的混改方案,海信電子控股以2020年4月30日為基準日進行審計評估,審計、評估完成后,在青島市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增發4150萬股(約占17.20%股權比例)引入戰略投資者,原戰略投資者有權參與增發。
如本次增資擴股成功征集到合格戰略投資者,則增資完成后,海信集團在海信電子控股持股比例將降至26.79%。至此,海信電子控股的股權結構進一步分散,無任何單一股東或存在一致行動人的股東合計可以控制海信電子控股超過30%表決權。無任何單一股東或存在一致行動關系的股東能決定海信電子控股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的選任并控制董事會。海信電子控股因此可能變為無實際控制人,從而導致海信視像由青島市國資委實際控制變為無實際控制人,海信集團公司也將不再為海信視像的間接控股股東。
海信電子控股也將由此成為非國有控股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海信電子控股公司源于2001年。據了解,海信電子控股曾對海信骨干員工大膽實施了股權激勵。股改之初,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等高管便一致放棄了“股份終身持有”的政府初衷,設計了“人在股在、股隨崗變、離崗退股、循環激勵”的股權激勵原則,有效避免了激勵性股份終身制和私有化。時至今日,海信電子控股公司的股東已覆蓋海信大部分基層及以上管理者。
據悉,海信這一混改版本是在當地青島市政府、青島國資委積極推動下進行的。2019年8月22日,青島市國資委發布的《青島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商項目書》中明確將海信、青啤、雙星列入招商名單。今年4月,雙星混改已正式掛牌。
分析認為認為,海信旗下的主要產品為消費電子與家電產業,處于完全市場競爭、且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業。同行業內美的、海爾、TCL、創維等均為非國有控股企業,而格力也于今年2月份完成混改成為非國有控股企業。此次混改將有利于海信電子控股公司進一步優化治理結構,形成更有競爭力的留住與引進人才的機制,從而激發企業活力、提升效率,助力海信國際化進程,也有利于青島進一步壯大智能家電制造產業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視像同時發布公告稱,青島市國資委將持有的海信集團公司100%股權無償劃轉給青島華通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將在海信電子控股增資擴股完成后實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