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大王躍生:重視世界經濟從全球化向區域化轉變的客觀現實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我國外貿進出口面臨嚴峻挑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王躍生在“北大經院兩會筆談”中對此表示,當前我國外貿發展應當重視世界經濟從全球化向區域化轉變的客觀現實,加大力度積極探索和參與區域性經貿合作安排。

王躍生認為,一方面,我國將積極倡導和支持經濟全球化,通過“一帶一路”建設、世貿組織改革等機制和平臺來踐行全球化理念;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應積極發展各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包括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雙邊貿易投資安排、各種多邊的國際經貿合作安排等。
王躍生表明,必須看到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陷入經濟衰退的陰影中,這意味著下一輪中美貿易談判、與歐盟及英國、日本等的貿易和投資談判等會面臨更苛刻的條件和更高要價。全球產業鏈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和重構,外商直接投資和國際資本流動會出現新態勢,“一帶一路”建設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可能會適度放緩步伐。
如何創造對我有利的國際經濟環境?王躍生認為,首先要看到危中之機。中國既是世界工廠,又是世界市場,發達國家的產業投資和產品銷售都離不開中國。當前各國經濟發展面臨困難,恰恰需要利用外部市場來緩解危機,促進增長。因此,只要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環境穩定,經濟保持增長,消費保持增長,就仍然是對發達國家最有吸引力的投資和消費目的國。
“在這方面,周邊發展中國家,無論印度還是越南都無法相比?!蓖踯S生表示。
同時,最近對在華歐美企業的一項調查證明,絕大多數企業并沒有撤資打算,一些企業仍有大規模投資計劃。王躍生表明,來自企業家和大公司、大資本對于經濟全球化和與中國打交道的支持,是我們應當積極利用的因素。我國應盡力維持全球化大局,建立與歐盟、英國、日本、韓國等主要經濟體的密切聯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從穩定外貿、促進利用外資、一帶一路建設和貿易投資便利化幾方面進行了論述,王躍生認為,我國在建立平等開放、競爭中立、透明規范的市場環境方面取得的進展,將成為留住和進一步吸引外資,建立與其他國家相互開放、對等開放經濟關系的重要保障。
此前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專訪時,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也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堅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與我國當前所處的國際外貿形勢密切相關。
劉元春表明,政府工作報告對于今年外部經濟環境的全面惡化已經有所判斷,逆全球化以及大國之間的沖突加劇將給我國傳統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帶來急劇沖擊。
此前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加快規則等制度型開放,以開放促改革。近年來,我國在包括中美貿易談判、中歐貿易投資協定談判、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協定談判、自貿區建設大幅擴容與升級、我國自身營商環境建設與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多位專家對于今年穩外貿、穩就業工作指出,在應對復雜局面、化解危機的過程中,要推動外貿多元化,在服務貿易領域打開局面。同時要促進營商環境的全面改善,用高質量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改革開放對沖西方部分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