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光謙委員建議:進一步支持中西部高校一流學科和學位點建設
5月26日,清華大學新聞網兩會專題刊發消息稱,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王光謙建議,持續推進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
王光謙介紹,2013年初,教育部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2-2020年)》。七年來,中西部高校辦學思想和理念深刻轉變,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辦學條件顯著改善。持續推進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提升中西部高校特別是14所部省合建高校的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能力意義重大。
他建議,進一步支持中西部高校一流學科和學位點建設;在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項目評選中,針對中西部高校單獨設置一定數量的申報名額,“擺凳子、去帽子”,創新用人機制,引導人才向中西部流動;盡快啟動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三期建設。
王光謙還有一重身份——青海大學校長。
早前新聞報道指出,清華大學自2001年開始承擔對口支援青海大學任務后,先后派出李建保、陳強、梁曦東擔任校長。
2013年7月,王光謙接過青海大學校長接力棒,成為青海聘請清華大學高層次人才到青海大學工作的第四任校長。如今,王光謙仍擔任青海大學校長一職。
2019年媒體報道提到,從清華大學到青海大學,環境的變化讓王光謙深深感到:目前“招不來人,留不住人”是制約西部創新發展的癥結所在。
如何增強西部高校的吸引力?王光謙認為,除了“錢”,平臺至關重要。
“現在的關鍵在于,要在國家布局層面,把更多科技創新的項目‘嵌入’西部和東北地區,即結合西部所長的優勢,把創新的‘母雞’配置在西部。”
王光謙所說的“母雞”,包括高水平的大學,國家創新平臺(國家實驗室、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重大儀器設備)等。他認為,只要結合西部所長的優勢,養好恰當的“母雞”,完全可以在西部下出“金蛋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