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線普通教師,寧波出版社這本新書教你如何做課題研究

如果問中小學教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最怕做的事是什么?做課題研究,可能是一個主要選項。
5月25日晚,碩士、教育學高級講師、寧波市奉化區教科所負責人吳偉強的作品《基于問題的視角: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新書首發暨紅樹林讀書會活動在奉化區實驗小學報告廳舉行。

《基于問題的視角: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由寧波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面向一線普通教師普及教育研究方法的專著。
作者綜合三十多年來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經驗與認識,以通俗性、實用性為宗旨,使得一線教師能夠通過這本書消除對課題研究的恐懼感與無助感,能夠在本書的參考與支持下,快速進入教育研究的大門,掌握做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活動中,吳偉強引用“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開始了他的新書導讀,作者結合自己切身的經驗、心得與教訓,向在場教師提供一些做課題研究常常需要的常識性方法與道理,以助于老師們降低他們對做課題的恐懼感、無助感和壓力,從而促進老師們養成良好的觀察、思考習慣和客觀的研究態度,并由此激起他們的科研興趣。
在場的老師們邊聽邊翻閱著新書,普遍反映該書是按照一線教師做課題研究的程序進行的,可以按部就班進行學習與參考,內容也比較淺顯、通俗、可模仿,還將一線教師在課題研究中的常見問題,進行正反舉例分析,比較有針對性。

在現場互動環節中,書友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現場提問交流互動。
美術仇萍萍做的課題涉及到地域特色的美食,提出該如何平衡美術性與美食性?班主任沈玲玲表示,對書中提到的個案研究法和敘事研究法很感興趣,作為班主任,該怎樣運用這兩種方法去做課題?
吳偉強分享了自己的教研工作經驗,為老師們提出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憑借課題迅速成長的特級教師劉善娜說,身為一線教師,做課題最重要的是關注這兩點:
一是課題研究該如何入門,從每天遇到的困難中入門,解決如何入手課題,這便是獲取成功的第一步;
二是做課題最大的成果,把讓學生真正有收獲作為初衷,這樣的科研視角一定會有成果。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