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給心臟“踩上剎車”,新冠肺炎感染并不簡單
原創 心內小電工 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全球范圍內已累計造成超過500萬例患者感染,死亡超過28萬例。隨著病例數量的增加,新冠肺炎病毒對人體損害的機制也逐步被闡明,露出它的“廬山真面目”。
對于心臟來說,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可導致冠心病、心肌損傷、心律失常、心衰、Takotsubo綜合征等。近期病例發現,新冠肺炎病毒還可能給心臟“踩上剎車”,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從兩個病例說起!
病例一
一名49歲男性因“高熱伴干咳、呼吸困難1周”就診,除此之外,患者無惡心、嘔吐、腹瀉、咽部紅腫及皮疹等癥狀。既往史僅有間斷發作的哮喘病史。值得一提的是患者發病前的流行病學史,他剛從一個新冠肺炎高發地區返家,正在進行居家隔離。
入院后檢查生命體征如下:體溫39.2℃,呼吸頻率22次/分,血壓125/75 mmHg,心率75次/分,未吸氧的情況下血氧飽和度仍高達98%。體格檢查提示雙肺呼吸音減低。血常規檢查結果發現白細胞減低,3900/uL(淋巴細胞降至900/uL),胸片檢查可見雙側肋膈角變鈍,右肺中葉磨玻璃影。

從上述病例信息分析,究竟是常規的社區獲得性肺炎,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鑒于患者的疫區旅居史,醫生為其完善了呼吸道相關病原體檢檢查,結果發現咽拭子新冠肺炎病毒RNA檢測呈陽性,明確了新冠肺炎的診斷。
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就診過程中的心電圖改變。接診時心電圖基本正常:竇性心律,PR間期172 ms,QRS波寬度94 ms,未見明顯的ST-T改變(見圖2)。

入院后心電監測提示患者出現心動過緩,間斷出現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見圖3)。


進一步評估心臟相關指標發現肌鈣蛋白I(cTnI)、NT-proBNP均在正常范圍內,經胸超聲結果顯示左室射血分數(LVEF)在正常范圍內,舒張功能正常,無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無明顯瓣膜病變。幸運的是,這次房室傳導阻滯似乎只是一次“緊急剎車”,此后心電監測未發現持續性的房室傳導阻滯。
病例二
70歲女性,既往體健,無用藥史,因“發熱、干咳10天”就診,不過她近期有新冠肺炎患者接觸史,因此接診醫生高度懷疑這是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最終咽拭子的檢查結果明確了診斷。
在急診室,患者出現了急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療維持,不過此時心率尚在正常范圍內。患者既往心率波動在65次/分至75次/分之間,不存在心動過緩。
入院第1天,患者出現了呼吸衰竭加重,只能進行氣管插管和100%純氧吸入,并被轉移至重癥監護病房(ICU)。
入院第2天,患者出現新發的竇性心動過緩,最慢心率降至38次/分,伴隨血壓下降(平均動脈壓降至50 mmHg),相關檢查發現患者電解質、肌鈣蛋白正常,經胸超聲心動圖排除了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左室射血分數65%,并未降低。

接下來幾天,異丙腎上腺素素被持續用于提升患者的心率。隨著病情的好轉,患者成功拔除氣管插管,血壓也逐漸回升,但心電監測發現患者的心率并無明顯改善,已發展成持續性的竇性心動過緩。
這一次,新冠肺炎病毒似乎給心臟踩上了一個“永久剎車”,持續減速。
新冠肺炎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并不少見
竇房結和房室結分別是心臟電傳導的“司令部”和重要交通樞紐,二者遭受新冠肺炎病毒的攻擊都可能導致“交通阻塞”,即出現緩慢性心律失常。
實際上,新冠肺炎患者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并不低,據發表在JAMA雜志上的案例分析顯示,高達16.7%的新冠肺炎患者患有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緩慢性心律失常均可發生于患者身上。
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速,其余還包括房性心動過速(房速)、房顫、室性早搏、短陣室速,甚至持續性室速、室顫和心源性猝死。緩慢性心律失常,多為房室傳導阻滯,偶爾有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
新冠肺炎合并心律失常的可能機制包括:低氧血癥導致心肌損傷、炎癥因子的作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的作用、心理因素、與患者原有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有關、治療藥物(如氯喹)的副作用等。

被新冠肺炎患者“踩上剎車”,該怎么辦呢?
新冠肺炎患者需要緊急處理的緩慢性心律失常較少見,但如果患者發生引起血流動力學障礙的緩慢性心律失常,如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阻滯、快慢綜合征、II度及III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則需及時識別和處理。治療原則包括如下幾點:
治療基礎疾病和糾正可能誘因(低血氧、酸堿失衡或電解質紊亂、藥物);
如患者無癥狀或癥狀輕微,暫不行特殊處理,嚴密觀察;
如患者因嚴重心動過緩導致頭暈、黑朦、暈厥等癥狀,可給予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麻黃素等藥物提升心率;
如患者心動過緩藥物治療不佳,可行體外起搏或經皮臨時心臟起搏,必要經靜脈途徑放置臨時心臟起搏器;
持續性心動過緩,具備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擇期行永久起搏器植入。

總結
新冠肺炎,名稱中雖冠以“肺炎”的病名,但病毒引起的器官損害卻不僅僅限于肺部。新冠肺炎導致的多器官損害,尤其是心臟損害,明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對于新冠肺炎患者的診治,“觀肺”更需“護心”!
參考文獻:
[1] Devika Kir, Chaitra Mohan, Rhea Sancassani. HEART BRAKE-An unusual cardiac manifestation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J Am Coll Cardiol Case Rep. 2020 May 04. DOI:10.1016/j.jaccas.2020.04.026.
[2]Wang D, Hu B, Hu C,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JAMA. 2020 Feb 7. DOI: 10.1001/jama.2020.1585.
[3] Graham Peigh, Marysa V Leya, Jayson R Baman, Eric P Cantey, Bradley P Knight, James D Flaherty, Novel coronavirus 19 (COVID-19) associated sinus node dysfunction: a case serie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Case Reports,ytaa132.DOI:10.1093/ehjcr/ytaa132.
[4]Li H, Liu L, Zhang D, et al. SARS-CoV-2 and viral sepsis: observations and hypotheses[J]. The Lancet, 2020.DOI: 10.1016/S0140-6736(20)30920-X.
[5]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新冠肺炎合并心律失常的診療方案.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心內小電工
責任編輯:董小雯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 End -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