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的數據新聞欄目都在分析什么?
在許多人眼里,數據新聞依然被視為一種“這兩年出現的”、“新鮮的”事物,數據新聞的概念還沒有深入到大眾的腦海中。但實際上在中國,數據新聞已經至少發展了十年的時間了。2011年,搜狐開設“數字之道”欄目,成為了國內第一家數據新聞專欄,隨后數據新聞的概念就如雨后春筍般在中國的媒體界快速增長,截止2019年5月,前后至少創立了超過47家數據新聞欄目。[1]
一、在做什么題材?
為了更好的了解這些欄目都在做什么,本文選取了三個數據新聞欄目:新華網數據新聞、財新數字說和網易數讀,統計了它們自2019年6月以來近一年時間發布的數據新聞題材類別。這三類數據新聞欄目所屬的媒體機構分別代表了央媒、財經類商業媒體與門戶網站起家的網絡媒體,在類型上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些數據新聞欄目中的內容并不完全是數據新聞,含有部分信息圖、漫畫等內容,這些內容沒有統計)

由統計數據可知,新華網數據新聞在這段時間中作品類別最多的是民生類(23.70%)、經濟類(22.96%)和健康與醫療類(22.96%)題材;財新數字說類別最多的為經濟類(32.71%)、健康與醫療類(15.89%)和民生類(14.95%)題材;網易數讀類別最多的為民生類(34.18%)、社會類(25.32%)和健康與醫療類(20.25%)。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民生類、健康與醫療類題材在三個數據新聞欄目中占比都較高。民生類題材占比頗高說明三家欄目的制作團隊非常關注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數據,制作了更多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數據新聞內容。而健康與醫療類題材的占比不小的原因也主要與近幾個月發生的新冠疫情有關,在疫情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議題的時候,媒體也投入了更多精力于這方面的題材。
同時,其他題材類別的比例在三家媒體欄目中也不盡相同。比如新華網數據新聞與財新數字說的趣味類題材占比非常少,分別為2.22%與0.93%,而網易數讀的該類別比例為11.39%;而網易數讀的經濟類題材僅占比3.80%,新華網數據新聞的經濟類題材比例達到了22.96,財新數字說的經濟類題材則占比更多,高達32.71%。這與媒體的屬性與目標受眾群體相關:由于財新的財經媒體屬性以及其相對高端的受眾目標,財新數字說更關注經濟類的題材;而網易由于是純粹的互聯網媒體,網易數讀的目標受眾相對也更年輕化,趣味類的內容相對就占比更高。
二、哪類題材更受歡迎?
本文選取了新華網數據新聞欄目官網的點贊數、財新數字說官網的評論數以及網易數讀公眾號的“在看”數三個指標來體現各個媒體的每一種題材類別的受歡迎程度或者熱議程度,得出了以下數據。(部分題材類別的作品數量小于3篇,易受極值影響故未統計;財新數字說的數據新聞與可視化專欄缺乏數據,未統計)

由上圖數據可以看出,三大欄目熱度最高的題材類別不盡相同,只有健康與醫療類題材的數據都排在前列,這也與這幾個月的疫情相關,比如財新數字說的《新冠逝者:數字后不可遺忘的人 新增醫者袁洋洋江學慶》的評論數高達243條,是健康與醫療題材的篇均評論量的6.75倍,說明疫情期間人們對這類題材的數據新聞尤為關注。
社會類題材的熱度也較為普遍地排在前列,在新華網數字新聞與財新數字說的題材類別中分列第二、第三,在網易數讀的題材類別的篇均“在看”數也位列第四,為217.5次;同時社會類題材在數量上于三家欄目中也分列第四、第四、第二。社會類題材與民生類題材相似,有多篇作品同屬于社會類與民生類,說明社會與民生類題材是這三家數據新聞媒體和它們的受眾最為關注的內容之一。
這組數據也體現出了三家媒體受眾的差異。新華網的受眾最為廣泛,所以受眾面較廣的文體類題材熱度相對較高;財新的受眾相對成熟,更關心政治類的議題;而網易的受眾相對年輕,所以趣味類的題材相對來說更受他們歡迎。當然,每篇數據新聞作品的評論量、點贊量等數據是由新聞價值、可視化效果、發布時間等等因素共同決定的,并不完全受到題材的影響。但是從這個角度分析,我們也能發現題材類別與不同媒體受眾的差異。
統計樣本來源:
1.新華網數據新聞欄目網站:http://www.xinhuanet.com/datanews/
2.財新數字說網站:http://datanews.caixin.com/
3.網易數讀:公眾號“網易數讀”
三、數據新聞還是可視化新聞?
在統計過程中,正如前文所述,小白楊發現三家數據新聞欄目中的內容并不完全都是數據新聞,其中包含了許多純信息圖、漫畫等等形式的作品。雖然數據新聞的明確定義尚有爭議,但是學界普遍都認為數據新聞是一種基于數據的新聞報道方式。所以這些沒有以數據為基礎而更強調表現形式的信息圖、漫畫等內容更像是“可視化新聞”。
然而,這些內容占據了數據新聞欄目不小的比重。有研究分析了2018年6月7日至2019年6月8日網易數讀的公眾號內容,其中不乏出現僅有圖表而無數據的新聞,其多用夸張的大幅漫畫形式呈現,此類情況占比高達27.6%。[2]

2020年5月21日
網易數讀官網(https://data.163.com/)首頁

2020年5月21日 新華網數據新聞欄目的“最新發布”
打開網易數讀的官方網站,最前方的九條作品中有五條是漫畫內容;而新華網數據新聞欄目的“最新發布”中前八條作品內,也有四條是沒有數據信息的信息圖或者趣味交互作品,這些都不屬于數據新聞的范疇。
是否需要將數據新聞與可視化新聞區分清楚,或者對數據新聞欄目的內容進行重新規劃,都是需要業界討論的問題。當然對于受眾來說,這一點可能并沒有那么重要,好看才是硬道理。但是如果想讓更廣泛的大眾清晰地認識“數據新聞”概念,保證數據新聞團隊與專欄的獨立與專業化應該是必不可少的。
部分數據資料來源:
[1]截止2019年5月,我國先后創立了47家數據新聞欄日,其中31家保持固定更新,16家單位業務發生了變更。參見:吳小坤,全凌輝. 數據新聞現實困境、突破路徑與發展態勢——基于國內7家數據新聞欄目負責人的訪談[J]. 中國出版,2019,(20):22-28.
[2]有研究分析了2018 年6月7日至2019年6月8日網易數讀的公眾號內容,其中不乏出現僅有圖表而無數據的新聞,其多用夸張的大幅漫畫形式呈現,此類情況占比高達 27.6%。參見:崔冰,鄭昕遙. 國內數據新聞的呈現與表達——以網易數讀為例[J]. 新媒體研究,2019,5(14):10-12.
作者 | 鄧理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