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陳晶瑩代表:首部民法典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大意義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李菁
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表示,民法典的編纂意義重大,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部民法典,也是中國立法史上的里程碑。視頻來源:視頻采訪;剪輯:顧一帆(01:09)
5月24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分組審議民法典草案。傍晚,上海代表團多位代表走進新聞中心視頻采訪室,接受媒體記者關于民法典草案審議的專題視頻采訪。全國人大代表、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表示,民法典的編纂意義重大。
首先,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部民法典,也是中國立法史上的里程碑。尤其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在法治上的進步,意味著中國法治文明進入到發達、進步的新時代,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大意義。
第二,民法典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法治的新需求、新要求,也順應了民眾的新需求。民法典體現了人民群眾法治意識的提高,對公平正義、人格尊嚴、環境安全等方面的訴求隨之提高,所以需要通過這樣的法典依法更好地保護自身的民事權益。
第三,民法典推進了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為之奠定了制度基礎。民法典是多年來民事立法的實踐和司法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制度的集成。
陳晶瑩還分析了民法典的突出特征。
首先,民法典貫穿著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立法原則。人格權置于民事權利之首,體現了中國民法典先人后物的特征,有諸多條款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人格權與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健康權、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等各個方面的權利緊密相關。
第二,民法典體現了時代性。其中,個人信息保護、對網絡侵權的相關規定等均體現了時代的特征。此外,這部民法典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適應新業態,能夠促進營商環境的優化。
責任編輯:高文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