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藍牙也能泄露隱私?無孔不入的黑客攻擊
文/陳根
據外媒AppleInsider報道,一個研究團隊披露了一個新的漏洞,可以讓攻擊者欺騙現代藍牙設備,使其與偽裝成受信任的惡意設備配對。這個安全漏洞被團隊稱為藍牙冒充攻擊(BIAS),影響了一系列使用藍牙的設備,包括iPhone、iPad和Mac。

從本質上說,BIAS攻擊利用了藍牙設備如何處理長期連接的漏洞。當兩臺藍牙設備配對后,它們在一個“鏈接密鑰 ”上達成一致,這樣它們就可以在不經過配對過程的情況下重新連接到對方。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能夠在不知道這個鏈接密鑰的情況下,欺騙之前配對過的設備的藍牙地址來完成認證過程。
結合其他藍牙漏洞,如藍牙密鑰協商(KNOB),攻擊者可以破壞在安全認證模式下運行的設備。一旦BIAS攻擊成功,被攻擊的設備就可以被用來進行其他的利用,包括訪問通過藍牙發送的數據,甚至控制之前配對的設備所擁有的功能。
由于藍牙連接通常不需要用戶進行明確的交互,因此BIAS和KNOB攻擊也是隱蔽的,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

當然,這個攻擊具有自身的局限,這個缺陷只影響到藍牙基本速率/增強數據速率,也就是經典藍牙。但這仍然使相對較新的蘋果設備受到攻擊,包括iPhone 8及以上版本、2017年版 MacBook設備及以上版本、2018年的iPad機型及以上版本。
為了實施攻擊,不良行為者需要在易受攻擊設備的藍牙范圍內,并知道之前配對設備的藍牙地址。對于一個熟練的攻擊者來說,找到這些藍牙地址相對來說是件小事,即使是隨機的。
信息通信技術所帶來的數字化洪流,將人類社會推入以數據為生產資料的新時代。數據作為一種要素重要性日益凸顯,這也使越來越多的攻擊手段層出不窮。
數據風險是一項可預見的潛在風險,如何規避數據風險,除了加強自身對于數據的保護意識,還應該加大科技的建設,在數據的保護方面健全保護制度,在巨大的隱私透露的無力之前,我們應該有所準備,未雨綢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