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日開展先進材料產業合作,相城一“小”街道為何能先人一步
作為“最強地級市”蘇州轄區內近幾年出現的一匹“黑馬”,蘇州相城區在中外合作上動作頻頻,其中日資企業集聚度及對日產業合作之深度,已成為蘇州對外合作的一張新名片。而轄區內的“小小”黃橋街道在中日先進材料產業合作方面的步伐,更是讓眾多企業家刮目相看。
5月20日下午,2020江蘇省相城高新區黃橋街道投資推介暨中日先進材料產業合作推進會在上海舉行。

值得關注的是,當天,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接合科學共同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蘇州黃橋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舉行揭牌儀式,并宣布落戶蘇州相城區的黃橋街道。

據官方介紹,上述兩大研究機構將分別發揮大阪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在材料學領域的學科優勢,助推相城黃橋街道在先進材料產業及相關行業迅猛發展。拓展中日先進材料產業合作未來,推動先進材料領域科技成果在相城落地開花。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在當天的中日先進材料產業交流環節,黃橋街道“先人一步”開展對日先進材料產業合作,讓企業界感到“意外”。那么,一個“小小”黃橋街道何以能做到這一點呢?
“我們把開拓對日產業合作作為重點,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成功獲批第一批江蘇省國際合作園區,入選全國六個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之一(江蘇唯一)。”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說。
據顧海東介紹,目前相城已對接日資產業項目超150個,簽約了伊藤喜中國總部、日商之家等53個日資項目;今年目標引進日資產業項目100個以上。
此外,相城還推動瑞穗銀行、日本財險等日資金融機構在相城設立分部;與中信建投、大和證券、日本藍橋等機構合作設立中日產業基金,推動相城對日合作邁上了新臺階。
“先進材料是我區前瞻布局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顧海東介紹說,2019年,當地集聚關聯企業達141家,總銷售額295億元。今年1—4月,又新增關聯企業29家,累計達170家,全年目標集聚先進材料企業200家以上。
有專家認為,先進材料的生產能力,是檢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制造業是否高端的關鍵標準,而日本發達的先進材料產業有很多發展經驗值得中國學習。
根據相城區相關人士的介紹,在相城這一片對日產業合作氛圍濃厚的土壤上,轄區內的黃橋街道“2+4”的產業定位,為先進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其中“2”指的是“創新研發+智能制造”兩大產業方向,“4”指的是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工業設計創意四大特色產業。
便捷的交通有利于高端資源要素的加速集聚。據相城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黃橋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蓓蕾介紹,在黃橋1.5小時交通圈內,坐擁上海虹橋、上海浦東、杭州蕭山、蘇南碩放、南京祿口5座機場。黃橋臨近蘇州高鐵北站,乘復興號高鐵,23分鐘即到上海、44分鐘可達南京、4小時可抵北京。“融通四方的現代交通體系正在不斷提升黃橋人的工作與生活效率。”
在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看來,黃橋智能產業國際研發社區、總部經濟科創園、三角咀工業創意園等“1+7”產業平臺,做好了隨時承載高端先進材料項目的準備。
為此,對于選擇在5月20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舉辦中日先進材料產業合作推進會,黃橋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蓓蕾解讀說,“520不僅是情人之間的深情告白,更是黃橋對產業項目和人才的深切呼喚。”
澎湃新聞從相城區黃橋街道獲悉,活動當天,復星科創蜂巢、黃橋未來工場、智能駕駛膜材料、凱歐精工等9個項目簽約落戶黃橋街道,這些項目總投資達41.5億元,涵蓋智能駕駛、先進材料等領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