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平樂》VS《獵狐》:王凱主演的雙劇刷屏折射什么行業現象
文 | 若谷
Q2以來,劇集市場進入常態化運轉,臺網推出了《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我是余歡水》《成化十四年》等十余部新作品。其中,王凱主演的《清平樂》與《獵狐》兩部劇集的開播時間僅僅相隔一周的時間,分別在湖南衛視、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同一時段播出。
據悉,《獵狐》原本是要在湖南衛視接檔《清平樂》,但因《綠水青山帶笑顏》這一劇集在三月空降,導致《清平樂》播出時間延后,而《獵狐》又需在5月15日經偵宣傳日之前播完,便移到了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接檔《如果歲月可回頭》,才形成了如今同一主演、兩大劇集登陸三大衛視的局面。
在外界看來,王凱主演的兩部劇集同期、同時段在不同平臺播出,頗有自家人打自家人之感。不過王凱曾在采訪中表示,兩部作品類型不同,受眾群體也不一樣,不會太擔心。如今,《獵狐》已經高燃收官,而《清平樂》卻呈現高開低走之態,#清平樂人設崩塌#登上今日微博熱搜榜,討論量達4.8萬,閱讀量達5.7億。同一主演的雙劇刷屏,收視、口碑不盡相同,這背后又折射出什么行業現象?

致力爭奪觀眾時間和注意力
開啟“各自美麗”的營銷戰
《清平樂》《獵狐》的播出,距離王凱上一部作品《大江大河》已有一年多的時間。對于王凱粉絲而言,此次無益于是一次集中式樣開倉放糧,但因劇集同步播出,可讓不少粉絲犯了難,到底該看哪一部呢?就此出現了一系列的神評論:“砸鍋賣鐵也要一碗水端平”、“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男看獵狐,女看清平樂”、“懷胎一年,生出了雙胞胎,我很高興,但很難帶啊”……
對于王凱個人而言,作為主演在宣傳上極力在做到一碗水端平。在發布《獵狐》定檔微博時,頭像是《清平樂》的角色圖、掛件是《大江大河》、發布視頻是《獵狐》,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除此之外,王凱還在綠洲上向網友征集頭像,網友們紛紛發揮聰明才智,有將《清平樂》里的宋仁宗P到《獵豹》中夏遠看的電視里,也有將通過手繪讓角色同框,最終王凱選擇了網友將兩個角色的劇照拼在一起的圖片作為微博、綠洲頭像。

對于以追星心態來觀劇的觀眾而言,偶像雙劇同時段開播,更是創新開啟了追劇新姿態,還有網友發起來投票,其中一邊開電視、開手機成了投票最高的選項。
也有網友為此制定了看片攻略,在電視端,觀看湖南衛視《清平樂》的直播,同步在使用手機端觀看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播出的《獵狐》直播,跨屏觀劇兩不誤;在網絡平臺,《清平樂》在騰訊視頻獨播,《獵狐》在愛騰優同步播出。騰訊視頻可實現《清平樂》《獵狐》一站式觀看,“今晚來鵝家,陪完官家不用出門轉身就和夏警官約會,奈斯。”
在觀眾花式追劇之時,劇方亦開啟了“各自美麗”的營銷戰。從營銷角度來看,同一主演、兩部劇集先后播出,這是隔空打擂造聲勢的絕佳切口,但《清平樂》《獵狐》開播之時,雙方官微玩起了聯動互推。除此之外,北京衛視劇集地微博賬號結合兩部劇集的內容,將角色進行混剪,在古今穿越間營造出多重喜感,在內容傳播上形成了很好的輿論聲量。作為一部上星劇,其受眾群體亦不單單是某一位主演的粉絲,兩部劇集主體價值觀的差異也決定了受眾群體和衍生話題的差異性。
當下,吸引觀眾追劇的不僅僅是演員陣容,還有劇情背后所承載的時代價值觀。《清平樂》是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云涌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復雜而真實的宋仁宗,其仁愛的核心價值需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感化觀眾。

《獵狐》聚焦國內特大經濟案件,對于打擊犯罪活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劇集播出期間,瑞德西韋首次隨機臨床試驗失敗、吉利德股價大跌這一新聞事件與《獵狐》中克瑞肝克凈的故事線極為相似,與現實接軌的特性助力正能量價值觀的傳播。

從此前輿情來看,《清平樂》和《獵狐》的觀眾在社交平臺自發討論情感戲的比重高于朝堂、刑偵等相對嚴肅的話題,如何讓劇集價值觀在受眾群體中落地,亦是劇集宣發所肩負的新命題。在《清平樂》播出過程中,有不少歷史類博主對于劇情細節進行科普式解讀,在《獵狐》播出過程中,主演也同步錄制了不少防騙口訣在短視頻平臺下沉式傳播。
如今,隨著《獵狐》的收官,目前在社交平臺上少了兩部劇收視相爭、口碑對比的討論,更多將重點聚焦在《清平樂》劇情走向上,關注以徽柔、懷吉為主體的劇情走向。
整體來看,《清平樂》《獵狐》兩部劇集雖是同期播出的競品,需爭奪觀眾的時間和注意力,但從宣發來看大都處在“各自美麗”的狀態,并在特定時候進行聯動宣傳,達成了“1+1>2”的效果。
《清平樂》《獵狐》先后播出
先播者未必能笑到最后
在兩部劇集播出之前,讀娛君對于《清平樂》的期待高于《獵狐》。從角色的角度來看,在《獵狐》中,王凱作為主演飾演北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警察,而此前王凱曾在《北平無戰事》《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等不同類別的劇集飾演過警察,雖說同類角色的出演經驗是品質保障,大抵知道其出演的基準線,在《清平樂》中王凱飾演宋仁宗一角,是首次以主角身份塑造帝王形象,且此前熒幕中并未出現與之相關經典角色,這一差異性和獨有性的角色形象有一定的新鮮感,外加是由IP改編,因此更為期待。


再從演員陣容來看,讀娛君在《獵狐》中發現了諸多正午劇的熟面孔,像王凱、王鷗、劉奕君、郭曉然是正午劇中常見的演員,都曾出演過《瑯琊榜》;王凱、王鷗、劉奕君出演過《偽裝者》,王凱、劉奕君、郭曉然出演過《他來了請閉眼》,王凱、郭曉然出演過《歡樂頌》,王凱、劉奕君出演過《北平無戰事》,劉奕君、郭曉然出演過《溫州兩家人》,還有在《知否》中飾演盛家老爺的劉鈞在《獵狐》首集中飾演因被騙而跳樓的錢程。

由此可見,《獵狐》雖是公安部新聞宣傳局、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檸萌影業、檸萌開新、優酷及阿里影業聯合出品,但從演員選角上透著濃濃的正午氣息。甚至可以說,《獵狐》的演員陣容披著正午劇的皮囊,而正午陽光制作的《清平樂》中,除了宋仁宗、夏竦和長公主是“正午臉”之外,啟用了任敏、邊程、王楚然等95后、00后的新人演員,這樣的全新搭配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從話題上看,《清平樂》劇中的官家、曹皇后、張貴妃、賈婆婆等角色,因劇情衍生了不少話題,在微博、抖音等平臺引發大量討論。在此前的微博電視劇一周報告里,《清平樂》在本期劇集熱播榜排行第一,獲得以14.86億的話題新增閱讀量和5222.5萬的官微播放量和22次熱搜上榜獲得冠軍。但值得注意的是,《清平樂》播出期間負面話題也不少,如劇情節奏慢、賈婆婆加戲、張貴妃工具人等,而《獵狐》在開播初期,話題大都集中在夏遠和小卉之間的愛情動態上,到后期劇情集中在國外抓捕上,雖然由甜轉虐、劇情高燃,但在新媒體端的相關話題熱度都不如《清平樂》。

但是,劇集熱度與收視率并不成正比,讀娛君整理了兩部劇集播出以來的收視數據,《清平樂》大都處于領跑的狀態,但也有少數幾次被《獵狐》反超,大多數都與當天播出的劇情有關,以4月18日為例,當日《清平樂》的高潮劇情便是宋仁宗寵幸了張妼晗并封其為張才人,或是因該劇情過于招黑導致收視率下跌。
同時,根據Vlinkage榜單顯示,從4月18日起,在電視播放指數這一維度,《獵狐》反超《清平樂》。此外,在《獵狐》收官之后,《清平樂》卻也未能堅守收視第一位的寶座,反而由接檔《獵狐》的諜戰劇《秋蟬》獲得。綜合《清平樂》整體收視率來說,它是真正意義上高開低走的劇集,難以復刻《瑯琊榜》的收視、口碑路徑。

同一演員出演的雙劇刷屏,此前也有李沁出演《如懿傳》和《斗破蒼穹》的兩部劇集播出日期接近的現象,但兩部劇集同一主演,在不同播出平臺同時段隔空對標,這一現象實屬罕見。不過倒有同一制作公司的劇集上星對打的現象,2018年底,正午陽光制作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江大河》先后播出,前者在湖南衛視獨播,后者在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聯播,與如今《清平樂》《獵狐》播出概況一致,大抵可以用來對比、參照。
根據衛視小露電發布的收視數據,先播出的《大江大河》收視率從首播開始便是黃金劇場電視劇排名第一,而后播出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收視率一直居于其后,直至《大江大河》在1月4日收官之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才攀升至第一位直至劇集收官,且在騰訊視頻擁有123.3億的播放量。
截至日前,已經播出52集的《清平樂》播放量僅有33.4億,按此趨勢,等到70集播完時,或都未能及《知否》一半。《知否》后期收視霸榜至結局,《清平樂》后期卻被反超,二者之間播放量更是云泥之別。這說明同一演員主演或同家公司出品的劇集同期播出對打,先播出的劇不一定占據絕對優勢。

盡管劇集能夠憑借自身過硬的品質以及宣發的聯動,完成了劇集早期的口碑沉淀,聚攏了忠實的觀眾,在劇斗中占據有利位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收視地位,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尤其是對于《清平樂》劇情節奏屬于“徐徐圖之”的類型,整體收視爬坡周期較長,如若后續劇情內容品質跟不上,收視率、播放量等數據亦會崩盤。
結語:
此番《清平樂》《獵狐》同期對標背后,亦是其背后制作公司正午陽光與檸萌影業兩家公司一次正面對決。
客觀而言,《清平樂》口碑是正午陽光繼《我是余歡水》之后的又一次滑鐵盧,《清平樂》改編IP失敗、《我是余歡水》涉及女權,這些問題,都暴露了正午陽光致命缺陷在于導演、編劇的能力斷層,對于劇本的把控能力還欠火候,尚未培養出“第二個孔笙”、“第二個海晏(《瑯琊榜》編劇)”。
而《獵狐》原本是檸萌影業在2017年片單中的一部劇,但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開拍、今年4月播出,這亦說明檸萌影業在操盤過程,劇集落地周期長等問題,但勝在主流價值觀的把握準確,劇集口碑不錯,對于出品公司本身也是一種肯定。
綜上所述,王凱雙劇刷屏引熱議背后,實際上是粉絲的圈層自嗨。對于觀眾而言,主演只是觀眾選擇是否觀看劇集的因素之一,劇集的收視率、口碑等成績最終還是由劇集自身品質決定。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