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破解古埃及棺木沉睡的色彩密碼
原創 悉尼大學中國中心
過去,揭開古埃及的秘密可能需要一把鏟子、一把柔軟的刷子和無盡的耐心。現在,悉尼大學的考古學家們正更多地借助先進技術的力量。
Nicholson博物館的高級館長James Fraser博士說:"能保留顏色的棺木可能是用埃及當地比較便宜的木材比如梧桐或相思木制成的,外層用石膏涂抹,因為石膏比木材更易于保存油漆。富人的棺木通常都是用進口的黎巴嫩雪松,藝術家們可以直接在上面作畫,但幾個世紀以來,木頭上的顏色會褪去。顏色的缺失也表明這是一個頂級的棺木。就像我們正在研究的一具棺木,就是為了2500年前一位叫做Mer?Neith?it?es的女性打造的。"
在Fraser博士研究Mer-Neith-it-es棺木的同時,技術正在徹底改變考古工作,幫助挖掘更多的秘密。就褪色的木乃伊棺木而言,現在可以利用振動光譜技術來識別色彩。
悉尼大學擁有全澳最大的光譜設備,由Elizabeth Carter博士管理的悉尼振動光譜分析(Sydney Analytical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部門運維。

這一裝置也能檢測出之前科學家們注意到但無法解釋的奇怪黑線。它們其實是被玻璃中的雜質吸收的光波。后來科學家們發現,每一個原子或分子都以某種物質特有的方式與光相互作用,就像指紋一樣。

"用肉眼看,紅色就是紅色,但在化學上,紅色顏料的成分有很大的差異,可能是硫化汞也可能是氧化鉛,它們具有非常獨特的光譜。"Carter博士說。

這一數字創作將與棺木本身一同被保存在悉尼大學全新的周澤榮博物館的埃及展廳中,借助新技術,博物館將有望打造南半球最全面、最沉浸式的埃及文物展覽。據悉,周澤榮博物館計劃于今年底開放,大學也于近期公布了開館后首批7個展覽的細節。

新博物館是以著名華裔澳籍企業家、慈善家周澤榮博士的名字命名的,他認為:“博物館是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文化遺產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我們有責任將其傳承給后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