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會汽車人|李書福、王鳳英聯名建議車輛購置稅改革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中國車市剛剛經歷了2020年一季度的“至暗時刻”。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1-3月全國汽車產銷分別為347.4萬輛和36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
在整體大盤下滑之際,裁員、降薪、停產“接踵而來”,作為制造業的重要支柱,汽車產業正在遭遇一場危機。
值此之時,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在北京召開,汽車行業兩會代表紛紛為車市“出謀劃策”。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和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今年兩會上將聯名提交《關于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的建議》的議案建議。
據悉,該議案的核心是,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中央和地方共享比例為50%:50%。議案中表示,車輛購置稅的使用,應體現稅種特征性和功能性。建議將調整后車輛購置稅地方財政收入適當比例用于汽車企業新技術研發以及促進汽車消費。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車輛購置稅稅收收入3498億元人民幣。按比例測算,全年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1700多億元人民幣。未來十年,汽車產銷還有較大空間。據相關部門測算,十年后中國汽車產銷將增加1000萬輛,預計2030年產銷量將達3500萬輛左右。
據此測算,即使在單車售價不變的情況下,預計2030年可實現車輛購置稅收入近5000億元人民幣,按照中央與地方50%:50%共享比例,地方政府可增加稅收2500億元人民幣。
而這筆稅收將有力緩解各地方政府“三保”(保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支出壓力;同時有利于調動地方政府為拉動汽車消費創造條件的積極性,加大對城市道路、停車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解決城市道路擁堵和停車難等問題,補給城市道路建設之用,從而達到促進汽車消費的目的,使汽車產業與城市建設協調發展。
同時,用車環境的持續改善,將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帶動汽車行業以及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增長發展。從長遠看,更有利于中央稅收的穩健增長。
另外,汽車產業屬于高投入高產出行業,將調整后車輛購置稅地方財政收入適當比例用于增加汽車企業在新能源、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新技術研發投入,可以推動我國汽車產業整體高質量發展。
在此基礎上,李書福還提出了《將汽車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至銷售環節 并實現中央與地方共享》。根據現行的消費稅政策,除超豪華小汽車在零售環節加征消費稅外,其他小汽車均在生產(進口)環節征收。生產企業墊付消費稅導致汽車生產企業資金大量占用,影響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產品研發,不利于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將汽車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至銷售環節,可以減少生產企業流動資金的大量占用,有利于企業更好地將資金投入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從而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兩人去年兩會期間也曾聯名提交議案建議。今年除了稅收制度之外,李書福和王鳳英還提出了諸多具體措施刺激車市回暖。
例如,李書福還提出《適度放開“禁限摩” 科學規劃城市摩托車行駛》的建議,其認為應適度放開“禁限摩”,科學對待城市摩托車行駛,拉動摩托車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中國摩托車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
而針對如何科學放開“禁限摩”,李書福也提出了三條建議措施:試點部分城市恢復摩托車上牌及通行,制定摩托車相關交通管理辦法;重新制定摩托車駕照考試等級,加強安全意識培訓和營運摩托車的管理;鼓勵摩托車相關企業在新能源暨摩托電動化方向加大研發力度,出臺全國統一的電摩上牌政策。
作為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今年將第13次參會。王鳳英今年還將思考聚焦在中國自主車企如何更好的“走出去”,她提出《關于加大“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汽車“走出去”支持力度的建議》,表示中國汽車“走出去”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諸多問題的解決需要國家從頂層設計層面加大支持力度。
同時,王鳳英還提出了《關于大力推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能源和動力轉型升級的建議》,其認為,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尤其是燃料電池乘用車型方面,仍有待加大投資和支持力度,合理規劃、因地制宜推進發展。而供氫產業鏈發展不均衡、不協調等問題,將越來越成為制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影響我國氫能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此外,在氫能源產業發展之余,王鳳英認為小型電動車也非常符合現階段大城市低收入家庭及小城鎮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和購買能力。然而,受行業政策、行業認知等因素影響,小型電動車發展受到一定阻礙。對此,王鳳英建議確立小型電動車產品標準;制定以降低能耗為導向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