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盟中央:進一步規范AI在醫學影像領域應用,統一行業標準
根據人民網·中國統一戰線新聞網聯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出的“2020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報道,臺盟中央今年擬提交關于進一步規范人工智能技術在醫學影像領域應用的建議。
臺盟中央表示,近年來我國醫療健康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尤其是醫療人工智能技術(以下簡稱醫療AI)將使傳統醫療行業的核心業務能力全面升級。其中,醫學影像領域將最早受益于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以上海為例,公立醫院放射科醫生數量年增長率為4.1%,而醫學影像數據年均增長率超過35%,放射科醫生缺口很大。
因此,AI+醫療影像的應用,會在閱片效率和精度上有極大優勢。一方面將三甲醫院的醫生從重復性日常勞動中解放出來,發揮其智力優勢,突破重點難點醫療問題。另一方面使偏遠地區、廣大基層的醫生也可共享三甲醫院的知識成果,提高診治的準確性,有利于國家推行的分級診療。
但是目前AI+醫療影像的應用才剛剛起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不同醫院甚至同一醫院不同院區間的信息化系統不兼容。在上海調研發現,目前上海的三級醫院都開展了信息化建設,其中醫院信息系統(HIS)最為完善,臨床信息系統(CIS)、實驗室信息系統(LIS)、醫療影像信息系統(PACS)正在逐步建設。PACS即為上述AI+醫療影像服務的主流產品之一,其主要功能涉及圖像采集、數據傳輸存儲、影像分析處理三個環節。調研發現,即使同一家醫院的HIS與LIS、PACS不兼容的現象也十分普遍,這給醫院的管理者、軟件的使用者(醫生)帶來了諸多不便。
2.醫療AI領域中兩個主流的服務研究方向未能充分融合。一種是隨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普及而興起的,旨在服務C端用戶的應用軟件,例如近年來火爆的眾多在線預約掛號平臺、輕度問診平臺,或像阿里、百度、平安這樣的巨無霸建立的醫學影像大數據云平臺及相關影像云存儲服務等。另一種主要面向B端用戶,即醫院和醫務工作者,主要以遠程醫療和區域協作醫療、遠程或異地音視頻互聯互通、醫院PACS和HIS融合等為工作方向。目前兩股主流方向完全脫離,并沒有創造出更高效的診療流程和更優質的惠民服務。
為此,臺盟中央建議:
1.統一行業標準,構建區域醫聯體信息平臺
建議有關部門能協同專家共同制定一部針對未來全國醫療機構信息化工程的技術規范或行業標準,使行業參與者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下進行共同開發,并利用API或SDK接口共享,將醫院信息系統整合成“云平臺”。
從長遠考量,建議應用云技術打造的PACS可以廣泛對接原有設備、支持數據共享、降低建設投入。使未來有望由第三方影像中心、公立醫院、民營醫院等機構通過自身PACS形成區域影像中心,將單一醫院的診療資源輻射至縣級醫院、鄉鎮衛生所等基層醫療機構,從而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落地,進一步達成本輪“醫改”的核心目標。
2.鼓勵培養儲備醫療信息人才,出臺醫療信息技術規范流程等配套政策
建議衛健部門率先出臺政策,規范醫療信息化軟件的功能標準、技術標準以及價格指導等,以促進產業整體健康發展。為了更好更快實現醫療行業數字化、信息化的跨越,必須要能夠吸引和留住高端專業人才。希望有關部門采取相關措施,切實為專業醫療人才提供完善薪資保障,鼓勵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長,為醫療信息化技術的騰飛貢獻力量。
3.整合服務和監管標準,促進患者、醫生和醫院三者的合作共贏
結合國家“十三五”戰略新興產業規劃中大力支持5G和物聯網技術發展的背景,建衛健部門議能夠率先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和監管條例,以醫療影像數據和醫療器械共享為基礎,通過AI輔助診斷實現B端與C端的有效結合,達到患者、醫生、醫療機構、醫療信息化服務提供商等醫療參與主體間的多邊共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