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朱明躍代表: 數字人才嚴重短缺,建議發展數字領域新興專業
據中國通信院數字測算,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統計達3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5.4%。但全國人大代表、豬八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明躍調研發現,數字人才供給嚴重短缺制約了經濟數字化的發展,按有關部門測算,僅人工智能領域2018年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5月18日從朱明躍處獲悉,在即將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他將提交《關于立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數字經濟人才培養高地的建議》。
朱明躍認為,成渝雙城經濟圈具有打造數字經濟人才培養高地的政治、產業和人才基礎。他建議在學科教育中發展數字領域新興專業,通過建設數字人才培養公共服務平臺,鼓勵重點企業參與數字人才培養等措施,打造數字人才培養高地,培養更多數字化人才。
數字人才嚴重短缺制約數字經濟發展
46歲的朱明躍于2006年辭去《重慶晚報》首席記者職務投身互聯網創業,創辦豬八戒網。

踏入互聯網產業的朱明躍調研發現,數字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強,成為引領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和改變國際經濟格局的重要力量,其中英、美、德的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60%。
據中國通信院數字測算,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統計達3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5.4%。
但朱明躍在調研中發現,我國目前數字人才與數字經濟發展新形勢不匹配問題突出。
首先是數字人才供給嚴重短缺制約了經濟數字化的發展。有招聘網站統計,從2015年到2019年,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人才需求量增加了11倍,2018年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達到1.91億個,占全年總就業人數的24.6%,如人工智能領域,根據有關部門的測算,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
二是數字人才培養模式及結構與社會需求差距突出。比如,高校在設立人工智能等相關專業最大的痛點是師資力量不足,原有課程比較老化,而社會越來越重視數字人才的技能和實戰能力,這加劇了供需矛盾。勞動者也需要新型的技能組合,以適應數字化帶來的就業崗位變化。
成渝經濟圈具有打造數字人才培養高地基礎
對于為何建議將成渝雙城經濟圈打造成數字人才培養高地,朱明躍表示,主要是成渝經濟圈具有打造數字人才培養高地的基礎。
他認為,首先是成渝雙城經濟圈具有政治基礎。2019年10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制定印發了《國家數字發展創新試驗區建設方案》,文件指出“支持重慶市四川省重點探索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以智能化應用為重點,促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產業融合”。
其次,成渝雙城經濟圈具有數字經濟的產業基礎。重慶市2019年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8%、11.5%,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15%,智能產業銷售收入增長1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提高到70.8%。
四川省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4萬億元,其中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營業收入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
此外,成渝兩地還具有人才基礎。兩地具備一定人才儲備,R&D(注:研究與發度展)人員2018年重慶為15.11萬人,四川省有25.43萬人;兩院院士2019年年末重慶為15人,四川有59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019年重慶為120萬人;四川省150萬人。
對于數字人才培養高地的建設,朱明躍根據調研情況也提供四個方面的建議。
他認為,首先是強化數字人才教育和數字技能培訓。在學科教育中發展數字領域新興專業,擴大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人才培養規模。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面向新成長勞動力等群體,加大大數據分析、軟件編程、工業軟件、數據安全等數字技能培訓規模,讓受訓人員具備數字化服務生存能力,滿足數字經濟人才需求。
其次建設數字人才培養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具備數字產業基礎的大型企業在數字人才培養、數字人才共享、數字人才服務等領域建立市場化的第三方平臺,讓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按照市場需求結構進行轉型和升級。
第三是鼓勵重點企業參與數字人才培養,優先納入人社部門職業技能培訓合作單位并給予政策支持。
此外是促進成渝地區數字人才培養的融合發展和經濟圈戰略實施。依托“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成渝兩地爭取在人才項目對接、人才引育共推、人才評價共認、人才服務共享、人才權益共維等領域取得共識融合發展。
朱明躍認為,立足成渝雙城經濟圈打造數字人才培養高地,培養數字化人才,能持續提升勞動者數字化技能,給勞動者帶來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也可為成渝地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