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民營養周 | 不分餐就是裸奔
同仁有營養
全
民
營
養
周
健康中國 營養先行

最近,疫情的警鐘讓“分餐制”、“公筷”被重新提起。早在2016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便提出“飲食新風尚,不浪費和分餐制”。今天多城市聚集性疫情發生,是一次深刻的全民健康公開課。“民以食為天,更以健康為先”成為各階層共識。讓我們行動起來,推行飲食新文化的變革!
疫情
什
么
是
分
餐
制
分餐和共食是相對的。共食指多人合用一份或幾份菜肴,在食物短缺、物質貧瘠的年代共食有著諸多的好處。


分餐制特點更注重個人自負其責、把握份量、吃光所給。當然也是衛生、互不侵染的,對養成定量搭配、衛生習慣和不浪費等優點有明顯優勢。
分
餐
不
分
愛
!
集體或大家庭共食,包括吃飯時候的張羅、客氣、禮讓和分享。與孩子一個碗甚至同用一雙筷子吃飯、與家人客人相互夾菜、同喝一碗湯、同飲一杯水等等,其實這些表象跟“親情”、“關系遠近”其實無關。
現代社會里,物質極大豐富,解決親情、表達關懷的方式多種多樣;共食方式,早已經不是唯一選擇。當然我們還有一些烹飪或食用方法,也需要有所改變。例如現在有一人份的火鍋、涮鍋,就是對共食方式的一種新啟發。

餐
傳
播
疾
病
對中國來說,從80年代開始, 對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就有污染的毛蚶甲肝、SARS、H5N1禽流感、甲型H1N1禽流感、H7N9禽流感以及今年的新冠肺炎2019-nCov等傳染性疫情。

分
餐
制
的
好
處
1
培養衛生文明好習慣,減少交叉感染,
降低傳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2
塑造日常生活的規范
利于每個人樹立良好健康生活行為價值觀,
合理膳食、規律有恒,
對有效預防和延緩肥胖糖尿病癌癥等慢病影響深遠。
3
約束大吃大喝、減少鋪張浪費,有助于簡餐。
促進良好社會風氣轉變,環境和諧相處。
4
促進新時代飲食技術變革,
對烹飪方式、量化、器皿、減少鹽糖使用提出要求。
同仁有營養之科普小劇場
營 養 科

自2013年開創醫媒體以來,榮獲了上海市衛計委醫療服務品牌金牌項目、上海市醫學倫理科普優秀成果獎、長寧區優秀新媒體、腸內營養優秀單位、黨員工作室等殊榮。
謝華 副主任醫師
周二上午(專家);周五下午(MDT)
張靜 副主任營養師
周一、周四上午、周五下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